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强调了要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质量安全水平。

 

 

/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

 

三个步骤,

全面改进手术质量安全

    行动目标要求,到2025年末,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比例不高于1.8‰,住院患者手术后获得性指标发生率不高于7.5‰,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制度得到全面落实。

    按照《通知》的解释,行动将从2023年8月启动,直到2025年12月结束,为期近两年半的时间。行动分为启动、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由国家卫健委制定印发行动方案,各级医疗机构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质量安全改进工作,优化手术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机制、落实手术分级管理要求,实现手术质量安全持续改进。

    最后,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将对提升行动中的先进典型进行总结和宣传,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好经验、好做法。


风险管理,

贯穿术前、术中、术后全过程

    《通知》中,强调要将风险管理纳入到术前、术中和术后全过程。

    一是以科学评估为抓手,加强术前风险管理。三、四级手术要对医师进行逐项授权,特别强调手术授权原则上不得与术者职称、职务挂钩。患者手术涉及多学科或存在可能影响手术的合并症的,应当邀请相关科室参与术前讨论,或事先完成相关学科会诊。每例四级手术均应当完成术前多学科讨论。对存在糖尿病、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的患者,严格核实术前药物应用情况,防止出现意外。

    二是以强化核查为基础,严格术中风险管理。要避免出现计划手术医师与实际手术医师不一致的情况,保障手术过程中主要术者(含第一助手)和麻醉医师全程在场。严格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按照《手术安全核查表》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麻醉医师牵头,以口述核对方式逐项核对相关内容,严防手术部位错误、手术用物遗落、植入物位置不当、手术步骤遗漏等问题。

    三是以精细管理为保障,强化术后风险管理。尤其是严禁将三、四级手术和全麻手术术后患者交由第三方人员独自转运。四级手术患者在术后首次转运过程中应当由参与手术的医师全程陪同。对四级手术患者,原则上每年随访不少于1次;对日间手术患者,应当在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首次随访;相关随访情况应纳入病历资料或单独建档保存。

    为了保障行动方案的落实力度,《通知》中专门提到,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和质控中心的监督指导,通过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措施压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要坚持“双管齐下”,一方面对辖区内发生的严重手术质量安全事件进行全面分析,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依法依规严肃追责;另一方面及时发现和总结先进经验,及时转化为政策措施,积极构建长效运行机制。

    在手术质量问题频发的当下,采取有力措施对手术质量全面提升是必要而迫切的。《通知》中提到了很多手术质量痛点,比如手术部位错误、或者手术医师和计划医师不一样等情况。这些事件都是曾经多次发生过,而且有过惨痛教训的。归根结底,就是少数医疗机构存在侥幸心理,要么是术前准备不充分,要么是流程规范不到位,还有的是打着“让医学生、规培生学习”的想法,却缺少了导师在旁边的指导监督环节。当然,对部分二级医院来说,手术水平的欠缺,也是质量问题和医疗纠纷出现的重要原因。

    这个规定如果能很好地贯彻下去,对保障患者手术安全、提升手术质量,以及帮助医疗机构减少执业风险、规范手术流程等都是好事。

    当然,由于我国各医疗机构之间水平差距很大,有的手术流程规范无比、有的则略显粗糙,所以建议在行动方案中增加培训计划,卫生主管部门联合相关学会或组织,针对三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推出不同的培训课程内容,要求相关责任医生、护士等必须参加并进行相应考核、考核不通过不能开展相关手术,相信能和督查指导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