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诺华制药的基因疗法Onasemnogene abeparvovec鞘内注射液商品名:Zolgensma)在中国提交上市申请于此前纳入优先审评。这款被称作“全球十大最贵药物之一”的基因疗法,以单次治疗21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27万元)的定价,承载着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的希望,也折射出中国基因治疗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1. Zolgensma国内申报上市,来源:CDE官网

Zolgensma的突破性

SMA一种由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突变或缺失导致的罕见病,患者因缺乏SMN蛋白,肌肉逐渐萎缩,最终丧失呼吸和吞咽能力,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头号遗传病致死原因。Zolgensma通过腺相关病毒载体(AAV),将健康的SMN1基因直接递送至患者运动神经元,从根源上解决蛋白缺失问题。

其载体技术堪称基因递送领域的“精密工程”。Zolgensma采用的是自身互补型腺相关病毒9(scAAV9),其独特优势在于,能穿透血脑屏障,可精准靶向运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且不整合至宿主基因组,降低插入突变风险。

在疗效方面,临床数据也印证了其突破性全球III期STEER研究(NCT05089656)显示,2至<18岁SMA患者接受Zolgensma鞘内注射后,Hammersmith运动功能量表扩展版(HFMSE,是SMA特异性运动能力和疾病进展评估金标准)总分较基线表现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增加[1]

在治疗格局中,Zolgensma重塑了SMA治疗范式。目前全球获批的三款药物中,利司扑兰(商品名:Evrysdi需终身每日口服,诺西那生钠(商品名:Spinraza需反复鞘内注射,而Zolgensma以“一次治疗,终身有效”的潜力,改变患者需长期治疗的困境

中国基因疗法研发现状

政策层面,SMA2018年被纳入《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优先审评、突破性疗法等通道为创新药开辟快速路。2025年,锦篮基因的GC101腺相关病毒基因疗法进入III期临床,成为首个冲刺上市的国产SMA基因疗法,标志本土基因疗法研发能力的跃升

国内的基因疗法研发管线覆盖多领域。SMA外,从眼部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到代谢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均有覆盖。技术探索层面亦彰显进取姿态,不少产品凭借可靠的数据支撑,成功迈向国际市场,相继获得美国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儿童罕见病疗法认定及突破性疗法认证等。

信念医药的B型血友病基因治疗BBM-H901注射液2024年7月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递交上市申请,成为首个申请上市的国产基因治疗产品这些成果显示了国内药企在基因治疗多个细分赛道的布局和进展

但研发挑战依然突出。诺华在Zolgensma上投入的研发成本高达94亿美元,这种体量的研发投入对本土企业而言是个不小的压力生产层面,AAV载体规模化制备成本高昂,技术壁垒高难以满足商业化需求。此外,长期安全性数据积累不足,制约着临床转化速度。

产业生态逐步完善,为研发保驾护航。宜明细胞博腾生物等企业搭建基因治疗CDMO平台,降低中小企业研发门槛;医保与商业保险协同发力,深圳等地将部分基因疗法纳入补充保险,探索支付创新。这些举措为本土基因疗法从实验室走向临床提供了支撑。

基因治疗的价值可及性

Zolgensma的“天价”标签背后,是罕见病药物的定价逻辑难点高昂的研发投入涵盖基础研究、临床试验等全链条成本,而SMA患者群体有限,高定价成为企业收回成本的必然选择

其商业表现也印证市场价值:Zolgensma2019年5月获得美国FDA批准后开局良好,当年净销售额为3.61亿美元。然后在2020年,即其上市的第一个完整年份,基因疗法以9.2亿美元的净销售额几乎达到了重磅炸弹的门槛,到2021年,它达到了13.5亿美元。

中国患者面临的可及性鸿沟尤为严峻。按当前汇率,Zolgensma单剂约合1527万元人民币,是2021年医保谈判后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价格(每针3万余元人民币)500多倍。

如何让“救命药”真正惠及患者呢?医保谈判或设立罕见病专项基金,借鉴诺西那生钠降价经验;商业保险推出“基因疗法专项险”,降低患者自付比例;本土化生产将成本压缩这些举措需政府、企业、保险机构协同推进,平衡创新回报与患者权益。

同时,海外的经验为中国提供了借鉴。2021年,英国NHS与诺华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保密协议价格,将Zolgensma以对纳税人公平的价格提供给患者[2]2020年5月日本将Zolgensma纳入医保[3],药价约1.6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00万元)[4]。这些模式提升药物可及性,为中国构建支付体系提供参考。

结语

Zolgensma在中国的申报上市,不仅是一款新药的引进,更是迈向基因治疗时代的重要一步。它以突破性机制和临床数据,为SMA患者带来一针疗法

本土企业在政策与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正加速追赶全球领先水平,但研发投入、生产工艺、支付体系等挑战仍需跨越。未来,随着本土疗法的临床推进,以及医保、商业保险的创新联动,基因治疗有望从天价药变为实实在在能用得上的救命药。

参考来源:

1. New Novartis Phase III data demonstrate meaningful efficacy and safety results of intrathecal onasemnogene abeparvovec in broad patient population with SMAwww.novartis.com

2. NHS England strikes deal on life-saving gene-therapy drug that can help babies with rare genetic disease move and walkwww.england.nhs.uk

3. 2020年5月13日中央社会保険医療協議会総会458回議事録https://www.mhlw.go.jp/stf/shingi2/0000205879_00104.html

4. 再生医療等製品の保険償還価格の算定についてhttps://www.mhlw.go.jp/content/12404000/000629578.pdf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