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肖飞被开除,知网已搜不到董袭莹论文


本文转自现代快报


近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被妻子举报婚内出轨多人一事引发广泛关注。

肖飞妻子在举报信中提到,肖飞出轨的规培住院医师董袭莹本该去脊柱外科轮转,为了维持不正当关系,利用职权违规将其留在胸外科规培,引发其他医生不满。

此事曝光后,董袭莹的学历、家庭背景及“协和医学院4+4”培养模式引发热议。4月29日,记者发现,知网已搜不到董袭莹相关论文。

从肖飞妻子的举报信,以及网友通过检索公开信息梳理出的脉络来看,董袭莹的经历可以说是相当“魔幻”,令人惊叹。

她本科在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女子学院读经济学,回国后转为学医,2019年,她通过选拔进入了北京协和医学院“4+4临床医学试点班”项目。要知道,医学博士生的正常学制是“5+3+4”,即五年医学本科、三年医学硕士和五年医学博士。而试点班的学生可以在无医学本科的背景下,花“4+4”年的时间取得医学博士学位。董袭莹毕业后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工作,之后进入中日友好医院进行规培学习,遇上了事件的男主角肖飞。

图片

肖飞


纵观她的学术历程,她在校期间的论文涉及医学影像、消化内科、神经外科等多个领域,回国学医两年就上四级手术,指导老师是骨科院士,学位是内科,工作定在泌尿外科,规培是在胸外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影像学,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六边形战士”!就连国家规定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必须参加不少于三年的规培,她也可以缩短到只需1年,这究竟是因为她过于天赋异禀,超出了医学人才的培养规律,还是存在给资源阶层特设的“跳板”?

图片

董袭莹


延伸阅读:

“协和4+4”冲上热搜

近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外科医生肖飞事件曝光。由于涉事人员董袭莹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实习医生,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长学制试点班(即4+4试点),引发了网友对于北京协和医学院“4+4”教育模式的讨论。

4月29日,“什么是协和4+4”、“4加4培养模式为何陷争议漩涡”等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有网友称,“4+4对于那些学了8年甚至更久的专业医学生不公平”、“当多元化培养沦为特权遮羞布,那些按部就班、用数千小时泡实验室、守临床的医学生,该如何相信努力有回报?”

有网友称,这不仅是公平的问题,而且涉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问题、以及对医生的信任问题。也有网友表示,“不要因为一个人去否定协和4+4”、“它曾是像我这种真正想当医生的人的救命稻草。”

“4+4”是指4年非医学专业教育,加上4年医学教育。传统的医学生培养模式,需要攻读临床五年制(本科)、临床“5+3”一体化(本硕连读)或者临床八年制(本博连读),方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而“4+4”模式,相当于重启了申请者的生涯规划。

据媒体公开报道,2018年,为培养多学科背景高层次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协和医学院仿照国外“4+4”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启动了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面向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招收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和推免生攻读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谈到办学初衷,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曾表示,要打破此前医学教育主要基于生物学的局限,体现医学本源的多学科性,把多学科基因植入医学机体,需要有理科、工科乃至人文、艺术学基础的人才,培养大医学人才,建设新医科。他的理念是,不断探索跨学科融通人才培养规律,培养兼具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极目新闻、界面新闻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