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康养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政策方面,国家也大力支持康养融合,推动医疗与养老相结合。
2022年,国家11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各地要优化医疗资源布局,通过新建、改扩建、转型发展等方式,加强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心、站)和安宁疗护机构建设,支持老年医学科和安宁疗护科发展,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开展康复、护理以及医养结合服务。
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社会办医,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布局康养业务,期望在这片广阔的蓝海市场中抢占先机。然而,康养服务中蕴藏着众多挑战,如何走得更稳、更远,成为了医院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转型之路面临挑战
一些医疗机构在转型康养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运营上,如何将康养业务与传统医疗服务有效结合,如何提供切合市场需求的康养服务,仍是一道难解之题。
以公立医院为例,尽管政府提供了相应的支持,但资金、管理、人员等方面都存在压力。据“看医界”了解,中东部省份一家市中医院,在政府补贴2000万元、自己筹集1000万元的支持下,开设了康养院区,原本希望通过康养业务弥补医疗业务的不足。然而,院区开设后,运营问题不断,最终不得不将这部分资产以1000万元出售给上市公司。
与这家中医院类似,西北省份一家市中医院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该院管理者向看医界透露,医院老院区获批扩建,但同时又新建了新院区,在老院区搬迁到新院区后,老院区扩建获批的地空置了,准备开康养院区,院方认为,虽然政策大力支持康养服务,但仍然缺乏足够的信心。因此,医院副院长决定带领团队前往上海进行考察,寻求学习经验。
高端康养什么样?
“我们主要是想看看高端医养结合模式到底是什么样子,哪怕不能做到完全高端,至少能拓宽眼界,了解做得好的是什么样子的。”上述医院管理者的这番话,反映了许多医院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困惑和挑战。
实际上,与公立医院相比,社会办医通常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这使得他们在康养领域的尝试更加大胆。以本次考察走进的泰康之家·申园养老社区|上海泰康申园康复医院和新东苑养老社区·上海快乐家园护理院,都在医养结合的实践中做出了一些创新探索。
泰康之家·申园作为泰康集团在长三角地区投入运营的第一家旗舰社区,社区里配置了二级康复医院和400多张的康复护理床位,以一个社区配备一家医院为准则,打造集医疗、保健、颐养为一体的全科诊所,提供常见病诊疗服务,与国内多家知名三甲医院合作,实现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远程医疗、专家会诊等服务,同时,创新“1+N照护模式”,即1名个案管理师主导,N名照护团队成员辅助保障长辈得到全面专业的照护服务。
新东苑养老社区·上海快乐家园护理院则由新东苑国际投资集团开发建设,以海派文化、智慧养老为理念,提供从居家养老、机构服务、健康护理、社交文化的一站式持续养老服务。集团获得2023年中国十大养老社区品牌,作为高端养老院,新东苑养老社区与沪上多家知名的三甲医院合作,开辟就医绿色通道,满足多样化的医疗护理需求,以强大的专家名医库为载体,多方合作,提供专家咨询、专科、专病治疗等服务。
业界都在说医康养护一体化,但实际上,一体化涉及到医疗、康复、养老、护理,甚至心理等多个领域,医院不仅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还需要整合优质的医疗资源和专业的护理团队。康养行业不仅仅是为了老年人提供基础的医疗护理服务,更多的是要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