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区中医院门诊部副主任李某,为某药品公司进行带有药品宣传性质的授课,收受该公司以‘讲课费’名义支付的礼金1.7万元,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近日,北碚区纪委监委通报一起以“讲课费”名义收受医药企业礼金的典型案件。

延伸阅读:《中纪委点名讲课费》

此前,北碚区纪委监委结合正在开展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紧抓医药领域腐败问题大起底、大整改,一手抓监督,一手抓办案,严厉打击“靠医吃医”和收送红包礼金等不正之风。通过区委巡察和审计联动监督,发现部分药品供应商为维系与临床医生、科室主任的关系,同时为了推广公司药品,长期以“讲课”的名义组织相关人员参与会议活动,变相进行利益输送。

“案件中的李某以‘讲课费’等名义变相收礼,使原本正常的知识分享、会议探讨,变成药品、医疗器械的宣传,这可能间接导致支付给医务人员的‘讲课费’通过抬高药品、医疗器械价格等方式转嫁给患者……”北碚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医务人员以‘讲课费’名义收受礼金现象背后,反映出监管不力、制度缺失、作风不实等问题。”

为深入纠治医药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该区纪委监委以该案为切入点,顺藤摸瓜,严查医疗领域违规收取“讲课费”问题。2024年以来,全区采取“室组地医”协作、片区联动,对区内5家医疗机构违规收受红包礼金、诱导消费、不合理诊疗等方面突出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并结合相关公立医院的党风廉政情况、信访反映和监督执纪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回头看,发现问题174个,做到以督促进、以查促改。在区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全区30余名医务人员主动上交“讲课费”。

延伸阅读:《纪委说法:什么样的讲课费不合规》

针对案件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北碚区纪委监委下发纪检监察建议,构建“双轨督导”整改机制推动标本兼治。一方面,指导案发单位建立“问题整改-制度重构-风险防控”闭环体系,围绕权力运行关键环节制定完善《作风建设定期研判制度》《行业作风教育制度》等16项制度机制,强化作风建设动态研判和教育管理;另一方面,督促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通过深化“以案四说”警示教育、建立重点岗位动态监测机制、完善分级约谈预警体系等举措,构建“预防-监督-处置”全链条治理模式,推动个案查处成果转化为行业治理效能,切实维护群众健康权益。

来源:风正巴渝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