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加强民生司法保障’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2024年1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依法从严从快起诉医保诈骗犯罪2500余件4600余人;办理社保、医保等涉保险领域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600余件,提出监督意见100余件。最高检会同最高法、公安部印发《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积极参与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1]。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
据“今晚报”2月13日消息,天津市河东区某眼科医院涉嫌骗取医保基金上亿元,公安部门已抓获7名犯罪嫌疑人。经查,自2022年起,涉事医院法定代表人、院长等人通过宣传推广等手段接触患者,吸引市民到院免费体检,再谎称患者有严重疾病,继而通过虚假手术等方式,骗取医保基金[2]。
据国家医保局数据,2023年,持续推进全覆盖监督检查,处理违法违规人员32690人,协同公安部门共侦破各类诈骗医保基金犯罪案件217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220名,追缴涉案医保基金11.4亿元[3]。
01
数据解剖:医保诈骗罪状图谱
1.1 案件结构:被精准切割的犯罪生态
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其使用安全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医疗保障制度健康持续发展。而医保诈骗则由一群复杂而又精密的犯罪群体构成。从医院的管理层,到一线的医护人员,甚至包括一些医药代表,都深陷其中。宛如一张紧密的网,相互勾结,各取所需。在一些案例中,医院管理层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默许甚至组织医护人员参与医保诈骗,而医护人员则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便利,实施各种诈骗手段。医药代表则在其中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通过贿赂等各种手段,为医保诈骗提供了更多的机会。2021年9月,江苏省南京市医保局经大数据筛查分析、现场检查并立案调查发现,南京溧都医院涉嫌于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期间,以伪造病患住院、虚构医药服务项目等手段骗取医保基金。随后,南京市医保局及时将该线索移送至公安部门。2022年7月,南京市医保部门追回涉案统筹基金529.70万元;2023年3月,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如下判决:1.院长顾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肆拾万元;2.财务负责人程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壹拾万元[4]。1.2 十大技术性犯罪手法大公开(已公开裁判文书)
医保诈骗的犯罪手法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健康凯歌根据已公开的裁判文书统计十大技术性犯罪手法,这些手法在实际案例中被广泛使用:
1.伪造、变造医学文书和资料:通过伪造病历、医学证明、检测报告、会计凭证等资料,虚构医疗服务内容,骗取医保基金。2.虚构医药服务项目:虚构不存在的医疗服务项目或虚开医疗服务费用,以增加医保报销金额。3.分解住院或挂床住院:将一次连续住院分解为多次住院,或让患者在未实际住院的情况下“挂床”,以增加住院次数和医保报销。4.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对同一医疗服务重复收费,或超出标准收取费用,并通过医保报销。5.串换药品和诊疗项目:将不属于医保报销范围的药品或诊疗项目替换为医保可报销的项目,骗取医保基金。6.冒用他人医保凭证:使用他人医保卡或社会保障卡冒名就医、购药,骗取医保基金。7.诱导住院并虚构服务:通过免费食宿、车接车送等方式诱导患者住院,住院期间不进行实际治疗,虚构病历和医疗服务。8.利用医保待遇转卖药品牟利:参保人员利用医保报销购买药品后,将药品转卖牟利,同时骗取医保基金。9.篡改检测报告:医药代表或医疗机构篡改患者检测报告,使不符合医保报销条件的药品或服务得以报销。10.非法收购和倒卖骗保药品:收购通过医保骗保购买的药品,并非法倒卖,形成“回流药”产业链。如,上海市宝山区参保人吕某某、谈某某将医保卡出借给他人,骗取医保基金100余万元。医药代表高某篡改患者检测报告,使不符合医保报销条件的药品得以报销。河南省临颍县北徐孝养医院通过诱导住院、伪造病历骗取医保基金117.75万元[4]。这些犯罪手法严重损害了医保基金安全,扰乱了医疗保障管理秩序,好在相关部门通过加强监管和严厉打击,有效维护了医保基金的使用秩序。02
技术监管系统的五大死亡凝视
数字化时代,电子病历本应是医疗信息的重要载体,为医疗服务提供便利。然而,在医保诈骗的阴影下,电子病历却成为了犯罪分子的工具。一些医院和医护人员通过篡改电子病历,虚构病情、治疗过程和费用,从而骗取医保基金。电子病历的时空绞杀链体现在时间和空间维度。时间上,犯罪分子修改病历时间戳让虚假记录更真实;空间上,虚构就诊地点和科室掩盖诈骗行为。以郑州牟州医院案为例,院长袁某指使医院人员虚构住院,大肆伪造病历,不少群众在毫不知情下“被住院”。从2013年到2021年,虚假住院病人名单中不仅有普通患者、医院职工、袁某的亲朋好友,还包括院长袁某本人以及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妇产科护士长等多名医院管理人员。在时间维度上,他们伪造不同时间的住院记录,修改病历时间戳,让虚假住院记录看起来真实;在空间维度,虚构患者本不存在的住院科室,以此掩盖诈骗行为[5]。为了应对医保诈骗,监管部门引入了医疗行为AI监测模型。该模型通过对大量医疗数据的分析,能够实时监测医疗行为的异常情况。例如,当发现某个医生的处方量异常增加,或者某个医院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时,AI监测模型就会发出预警。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犯罪分子也在不断地研究如何规避AI监测,他们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如分散作案、模仿正常医疗行为等,试图逃脱监管。山东网警披露,有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技术及PS技术,在“国家医保APP”上进行人脸验证登录盗刷医保账户余额[6]。药品耗材溯源矩阵是监管医保诈骗的另一重要手段。通过对药品和耗材的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监管部门可以准确掌握药品和耗材的流向,防止出现串换、虚增等诈骗行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药品耗材溯源矩阵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溯源信息,逃避监管;另一方面,由于药品和耗材的供应链复杂,信息共享存在困难,导致溯源矩阵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2024年,国家医保局在分析各地上传的药品追溯码时,发现11个省份的46家医药机构疑似存在复方阿胶浆的药品串换、回流药、假药等线索[7]。
在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P(病种分值付费)时代,病案首页的信息变得至关重要。它不仅决定了医院的收费标准,也影响着医保基金的支付。然而,病案首页也成为了医保诈骗的重灾区。一些医院和医护人员通过篡改病案首页的信息,例如,将腔隙性脑梗死高编成未特指脑梗死,前者分值587,后者分值723;将支原体性肺炎高编成重症肺炎,前者分值451,后者分值709。造成该类违规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临床诊断和分类学诊断存在差异,医师不知道分类学诊断正确书写格式和要求,造成低码高编;有的是故意为之,即目的性很强地使病例进入分值更高的分组[8],从而骗取更多的医保资金。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DRG/DIP付费制度的公平性,也给医保基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成本转移是医保诈骗的另一种常见手段。在DRG/DIP付费模式下,医院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往往会将一些成本转移到其他项目上。将一些自费项目的费用混入医保报销项目中,或者将一些医疗服务的成本转嫁给患者。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影响了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
03
求生指南:在数字牢笼中重构医疗
面对电子病历被篡改的风险,需要建立一套量子防护准则。首先,要加强电子病历系统的安全防护,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身份认证技术,确保电子病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其次,要建立电子病历的追溯机制,对病历的修改记录进行全程跟踪,一旦发现异常,能够及时追溯到责任人。最后,要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电子病历安全的重要性。据重庆卫生监督报道,据重庆卫生监督报道,患者田某术后与医院产生纠纷,因质疑术中损伤未被告知。执法人员调查发现其电子病历归档后被修改,医师邹某擅自修改12处内容,重新打印病历冒签他人签名,还替换纸质病历资料。邹某篡改田某病历资料的行为,违反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四十五条的规定,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对邹某作出暂停6个月执业活动的行政处罚[9]。药械管理是医疗行业的重要环节,也是防范医保诈骗的关键。要明确药械管理的死亡红线,严禁任何形式的药品串换、虚增费用等行为。医疗机构要建立严格的药械管理制度,加强对药械采购、入库、出库、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同时,要加强对医药代表的管理,严禁他们通过贿赂等手段影响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决策。2022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医疗保障局接到举报线索,反映克拉玛依市天诚药店一分店涉嫌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经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医保局核实,该药店存在串换药品、开具虚假购药单据为参保人员提供刷卡返现等违法违规行为,涉及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155775.69元[10]。
尾声:
暮色四合,血色账本上的墨迹未干。当手术刀沦为算计筹码,处方笺化作敛财符咒,这方曾以悬壶济世为圭臬的杏林净土,终在资本狂澜与人性贪欲的夹击下,裂开道道罅隙。五千载岐黄之术传承至今,未曾想竟需与寄生其间的蠹虫殊死相搏。那些伪造的病程记录、虚设的手术台、篡改的检测数值,何尝不是插在医道尊严上的冰冷导管,将普罗大众的生死托付化作暗流涌动的数字游戏?
然黑夜愈深,愈显星火珍贵。从扁鹊"六不治"的古老戒律,到现代医保基金的精密防线,人类与疾病抗争的史诗中,容不得半分欺瞒与背叛。春寒料峭中,医保基金专项整治的惊雷已唤醒沉睡的良知。四千六百个名字,恰似神农尝百草时燃起的篝火,既照见前行路上的荆棘,亦为后来者指明救赎的方向。医疗的血色突围,不在锒铛入狱的警笛声中,而在每个处方笺落笔时的片刻犹疑,每次手术刀起落间的永恒敬畏。须知:救命的基金与救心的信仰,从来都是医者不可分割的双生血脉……[1]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加强民生司法保障!最高检这场发布会与您息息相关[3]国家医保局《2024年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政策解读[4]国家医保局国家医疗保障局曝光台2023年第四期曝光典型案件(十例)[6]山东网警《新骗术!AI换脸盗刷医保!已有人被骗1万多》http://m.toutiao.com/group/7457065823660720674/?upstream_biz=doubao[7]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漫评丨让药品耗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8]经验分享:医保结算清单违规行为现场考核需注意哪些问题?[9]这样复制粘贴电子病历风险大,有医师篡改电子病历被暂停执业![10]国家医疗保障局曝光台2023年第二期曝光典型案件(十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