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促进医疗机构学习交流,“国家医保DRG付费技术指导组”推出“北京DRG优秀案例大赛优秀案例展播”系列。依次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6个)。


北京协和医院




案例名称:
精耕细作,爱在炎肠
——多措并举优化炎症性肠病病例管理

案例简介:
在医保处牵头指导下,消化内科应用DRG理念对科室优势病种炎症性肠病进行了患者人群细分和随访队列优化管理,并通过门诊转诊-MDT联动、做强医联体等举措,实现了降本、提质、增效,既保证了优势病种的建设和疑难危重病例诊治的质量,也兼顾了科室的成本管理工作。


北京肿瘤医院




案例名称:
以DRG数据分析,促医院精细化管理

案例简介:
北京肿瘤医院从临床视角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以数据为抓手,对重点病组GB25组“小肠、大肠(含直肠)的大手术,不伴并发症或合并症”的麻醉费用进行典型分析,探讨外科手术病组成本管理策略,建立院内标杆值评级体系,实现DRG支付精细化管理,进一步促进了医院高质量发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案例名称:
DRG付费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的思考与调整

案例简介:
神经内科通过DRG专员机制,与医保办和病案科共同协作,针对临床医师对于DRG付费概念的认识不足、脑梗死病例分组异常、手术操作填报不够规范等问题,通过强化培训、规范病案首页填写、开展DRG数据分析、成本精细核算等工作,有效规范了临床诊疗、提高了数据填报质量。


同仁医院





案例名称:
促进质量提升的DRG管理模式
案例简介:
为完善DRG付费管理机制,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升综合管理质量,医疗机构多措并举:一是建立医保、医务、病案、绩效、药耗部门和临床医技多学科多部门联合病例讨论机制;二是自主开发建立院内DRG医疗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于院-科-主诊组-医师四级数据的实时统计和分析;三是启动基于质量的DRG绩效考核,合理控制药耗使用,提高了诊疗效率,实现了高质量结余,促进医院管理质量提升。

应急总医院




案例名称:
降本增效,从本职做起
案例简介:
临床医生在DRG支付改革工作引导下,主动加强学习研究,逐步提升诊疗能力,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兼顾医疗质量和成本的诊疗技术。以结肠多发息肉治疗为例,通过以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CSP)替代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EMR),为患者选择更为适宜的治疗技术,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患者费用负担,促进了医疗机构发展。


顺义区妇幼保健院




案例名称:
DRG付费病例分享
案例简介:
医院乳腺中心以DRG付费为契机,对乳腺为良性肿物切除手术进行精细成本核算、优化临床路径及制定精准方案,实现了“最短时间、更低费用、最佳治疗,达到最优疗效”的精准治疗,相应病组结算由亏损转向结余,个人负担显著降低。


北京佑安医院




案例名称:

HS21肝硬化,伴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

案例简介:

聚焦医院的主要病组和优势病组。从临床路径管理和抗菌药物管理两个方面,对HS21(肝硬化伴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组患者优化治疗策略,如根据病情优先选用集采及非限制级药物,严格分类并逐级筛选适合药物,使HS21组的药占比从2022年49.93%下降到2024年的45.54%,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医疗成本。



中日友好医院




案例名称:
DRG-MDT案例报告
案例简介:
以介入医学科主要病组KD29“甲状旁腺、甲状舌管及甲状腺其他手术”的MDT管理模式为例,介绍本院DRG-MDT管理,即建立了医院内多部门围绕DRG管理的会商、协同机制,此外,实际操作过程中注重使用“二八”法则、PDCA等管理工具,有效形成了管理合力,在降低患者个人负担比例及提高医院效益方面取得实效。


航天中心医院




案例名称:
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在DRG改革背景下的创新与实践
案例简介:
以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在临床应用为例,建立DRG工作指导小组,在病案首页填写、优化临床路径、央企集采与DRG联动等方面开展培训,优化临床管理路径,监控医保数据等,提高了医疗质量,提升了服务效率,优化了费用结构,推动技术创新与支付政策更好结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