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DRG/DIP实施后,很多医院抱怨医保结算亏损,那么,导致医保结算“亏损”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绩效激励导向问题
传统的按项目付费,医院绩效激励大部分采取按照医疗项目点值或成本核算(收支结余)提成模式,激励多做项目多得,乱检查乱开药的现象导致患者怨声载道,医保入不敷出。而DRG/DIP付费后,给各病组设置了封顶线,绩效激励做的项目越多医院资源消耗越大,超过DRG/DIP各病组(种)收入的封顶线,那都是医院的成本,这样不仅医保部门不结算支付,医院还要倒支付科室绩效工资,导致医院出现了“双亏”的局面。
二、医技补医过度检查问题
部分医院因为医疗服务价格不到位,会通过医技检查收入获得补偿,而为了增加医技检查收入,医院会出现增加购置大型医疗检查设备的情况,从而导致出现过度医技检查的现象。在按照项目后付费下这些医技检查的确是收入,但在DRG/DIP预付费条件下,过度医技检查收入则可能超过DRG/DIP预付费金额即是医院的成本,就会导致DRG/DIP医保亏损。
三、观念认识错误问题
DRG/DIP付费已经开展很久,但有些医院管理依旧停留在规模粗放式增收的阶段,依然觉得多做项目就多些收入,不清楚DRG/DIP付费的规则已经发生变化,医院对病种结构对医保盈亏影响的关注还不够,从而导致费用资源浪费,进而导致DRG/DIP医保亏损。
四、与医保部门沟通不到位的问题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明确要求,健全医疗保障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协商谈判机制,促进医疗机构集体协商,科学制定总额预算,与医疗质量、协议履行绩效考核结果相挂钩。医保部门处于“需方”的地位,而医疗部门处于“供方”的地位,供需双方是矛盾统一体,没有医保基金的安全可控可持续,就不会有医院的医保收入保障。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虽然是医保部门引领,但也需要医院多参与,积极与医保部门多沟通,有些医院因为沟通不到位,不清楚政策的支付条款,从而导致DRG/DIP医保亏损。
五、临床及病案问题
分组数据质量直接影响DRG/DIP入组情况,部分临床医生在填写病例的时候出现诊断填写不明确、错填、漏填、操作与主诊不符等情况,会导致入不了组,或者直接变成违规病例(高套高编、歧义病例等),以及病案科数据填写问题多,质控工作量大,医保结算清单上报质量和不规范问题也会导致医保基金拨付率低,从而导致DRG/DIP医保亏损。
六、缺乏信息化支持
DRG/DIP付费后,很多医院的DRG/DIP信息化建设跟不上,单单只靠传统的手工方式,是无法实现事前预算管理和事中监管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