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到会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问题。其中,重点解答了完善公立医院薪酬体系相关问题,提出要逐步缩小公立一二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绩效工资水平差距,逐步提升医务人员绩效工资中固定收入所占比例。

医改背景下,

公立医院未来的路明确了

(图片来源于:国新网)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公立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对于保障和改善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已经作了明确部署,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和学习贯彻。
(图片来源于:国新网)

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公立医疗机构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力量,时刻要把公益性放在第一位,在医院的具体管理、发展理念、宏观规划和政府投入上,都要突出公益性这个主题。
2、三中全会已明确部署,要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动态调整机制。
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4、完善公立医院薪酬体系,这也是三中全会明确的一项改革任务。
薪酬制度改革可以简单概括为两句话。第一句话是“两个允许”的政策要落地,第二句话是“做好三个结构调整”。“两个允许”是指有关部门在核定公立医疗机构人员绩效工资时,要把总量核准,要动态调整,使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与经济社会和物价水平的变动相同步,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鼓励优劳优得、多劳多得。“三个结构调整”第一个结构调整公立医疗机构要坚持把公益性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缩小公立一二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绩效工资水平差距。第二个结构调整,坚持公益性的要求,逐步缩小医疗机构内部不同专业不同科室之间薪酬待遇差距,使儿科、病理、精神卫生、麻醉、全科、产科等相对比较短板弱势的专业医务人员收入待遇得到改善。最后一个结构调整要按照公益性的要求,逐步提升医务人员绩效工资中固定收入所占比例,适当调控灵活收入奖金部分的比例,使之更加符合公益性的定位,鼓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多钻研技术,多提供良好服务,而不是简单地把个人收入与创收能力相挂钩。

雷海潮强调,维护公益性,还要加强综合监管,严控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使老百姓有相应的支付能力,使医保资金更加稳定、安全、可持续。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建立了医院巡查、处方点评、中医药辨证施治等制度。另外,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监测分析诊疗服务行为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引导医疗服务更加有质量、有效率,更加节约资源和费用。

改革初见成效:固定薪酬比例逐年升高
在国外,医务人员的固定薪酬占比达70%及以上,而我国则相反,绩效工资占比高,固定薪酬占比低,根据丁香园・丁香人才《2022 年度中国医院薪酬调研报告》显示,2021 年中国非一线城市医院医生平均年薪为 91,672 元。其中,公立医院医生平均年薪 94,537 元,三级医院医生的平均年薪为 100,070 元,比二级医院大约高出 12%,差距并不十分悬殊。(注:平均年薪 = 固定工资 *12  +  绩效工资 + 其他福利)
医生的固定薪酬均大于绩效薪酬,并且固定薪酬占总体薪酬的比例在 60% 左右。2020年这一数据是42%左右。由此可见,跟以往不足 50% 的固薪占比,2021 年医生的固薪占比更高,薪酬的可预期性也更高。
提高医生的可预期收入,或将有利于避免出现为提升绩效收入而带来的逐利倾向,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
自 2017 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启动了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从优化薪酬结构、合理确定薪酬水平、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落实自主分配权等方面进行探索。
同时,国家更加注重发挥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逐步提高人员薪酬中固定部分的比例,稳定医务人员收入预期,如今看来,已经初见成效。


怎么缩小不同级别医院医生的绩效工资差距呢?
既然固定工资的占比已经再逐步提高,这也说明绩效工资的占比将逐年降低,那么本次雷海潮主任提出的“逐步缩小公立一二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绩效工资水平差距”是如何考虑的呢?似乎这里有一种平均的意思,但是如果要把大三甲医生和乡镇卫生院医生的绩效工资进行平均,对于那些在大医院连轴转、加班到深夜的医生来说,总感觉不太合适。
所谓绩效一般是指科室自己挣的那部分钱,所以分配绩效主要看收支结余,一般来说,医院要按10%-25%的提成给科室作为绩效,科室主任在科室绩效的基础上按职称及工作量再分配给科室医生和护士。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及药品0差价的影响之下,许多医院科室已经处于亏损状态,绩效的发放更是捉襟见肘。
那么不禁要发出灵魂拷问:钱究竟从哪里来?这个绩效缩短差距如何缩短?
答案或许就是“年薪制”。近期,“三明医改经验推广”的信号也在密集释放,而其中和医生最为相关的就是年薪制。今年4月,《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详述三明医疗改革最新进展的文章,文章针对医务人员极为关心的薪酬待遇等问题提供了新信息:医疗服务性收入的占比已从18.37%上升至46.07%;医院在职员工的平均年薪也从2011年的4.22万元增长至2022年的20.11万元;特别是在2022年,医生的最高年薪甚至达到了58.28万元。

三明一名医生也曾表示,三明的医护人员在短短四年内,平均薪资翻倍,上限虽然很难说,但是下限绝对有保障,这样看来,三明医改中的年薪制好像确实能缩小一二三级医院的绩效工资差距。

那么三明年薪制执行后到底会对医生产生哪些实际影响,网络上,有自称为三明本地医生的@躺平小医生根据自身经验,整理推荐了几个在年薪制下看起来性价比较高的价格科室,我们这里也援引如下,供大家参考。

1. 肿瘤内科:年薪仍处于全院前列水平,工作强度不大,放化疗病人为主,加上一些额外收入,目前还是很推荐的。

2. 消化内科:普通住院医收入一般,低于全院平均水平,但开展胃肠镜后,收入有较大提升,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推荐的。

3.泌尿外科:年薪处于全院前列,同职称医生普遍高于其他科室医生,同时夜班较为轻松。

4.骨科:虽然集采之后某些收入大幅缩水,但仍是外科的核心科室,科室 2/3 人员收入超过全院平均年薪,毕竟手术的工分还是相对较高的。

5.风湿、内分泌科:总体收入一般,处于全院平均水平,但夜班较为轻松,急诊抢救较少。

6.病理科:总体年薪处于全院平均水平,但别人不用上夜班啊,这已经打败多少临床科室了。

以下为不推荐的科室:

1.心内科:支架集采之后收入下降,同时介入还要吃射线,夜班急会诊、危重症抢救也多,收入也较为一般。

2.儿科:收入处于平均水平,但夜班熬人,同时纠纷多,有时甚至被人身威胁,性价比不高。

3.急诊科:虽然收入比同级别医生高出3-4w工分,但夜班真的熬人啊,真没见过几个急诊医生没白头发的。

4.产科:目前收入尚可,大部分医生年薪高于平均水准,但未来发展趋势不佳,离开医院补助后收入可能明显下降,医生也面临人员分流的窘境。


文章汇编自:趣宣讲、丁香人才、梅斯医学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