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1200万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采购项目中标结果“作废”,再次引起行业的关注。


据医院官网,该院成立于1953年11月3日,1996年被国家原卫生部授予三级甲等医院,是安徽省首批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2022年获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今年2月11日,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预算1200万采购一套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


到了3月5日,安徽天星医药集团有限公司1171.9万成功中标,中标的品牌是微创,规格型号为MT - 1000。然而,这一中标结果未能长久。


4月18日,蚌埠市公共资源局发布了“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采购项目”投诉处理结果,公告显示安徽优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投诉获得成功,该项目被废标。



投诉人:安徽优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被投诉人: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相关供应商1:安徽天星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供应商2:合肥斯普岚德商贸有限公司

相关供应商3:安徽卫熙医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投诉人投诉称:通过资格审核的3家公司所投产品未能全部满足裸眼3D高清立体视觉的功能。


经调查,供应商合肥斯普岚德商贸有限公司未实质性响应采购需求,投诉事项成立。最终,项目原中标结果无效,责令采购人重新开展采购活动。



4月26日,中国政府采购网也正式公布该项目终止



总体而言,从 3 月 5 日该项目公布中标结果,到 4 月 18 日确认结果作废,仅仅过去了半个月时间。政府采购质疑投诉项目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处理完成,这种情况在以往是极为罕见的。


不过近年来,随着各地持续完善投诉举报机制,越来越多暗箱操作围标串标等招投标乱象得以曝光并快速解决,给广大供应商吃下了一粒“定心丸”。


同行投诉频出!

多地设备集采,中标结果作废!


近期,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布了2024年公立医疗机构第一批医疗设备集中采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非便携))项目的废标公告


该项目的八标段、十标段和十一标段因收到质疑,中标结果作废。公告表明,这三个标段合计28台设备,中标总价达1708万,设备单价在40 - 80万元之间,原项目均由中核医疗器械(苏州)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产品也都来自迈瑞。


无独有偶,海南省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以旧换新”项目医疗设备集中采购(一)中的1.1亿CT设备采购项目,也因投诉被废标。废标的原因是:采购人、代理机构未公布中标供应商总得分,以及中标供应商相关参数不实响应。


纵观上述被废标的项目,供应商投诉的点主要包括:产品功能不达标采购流程不规范中标信息披露不全以及中标产品参数不实等。此类问题频繁出现,不仅违背了招投标活动公平、公正的原则,还严重阻碍了医院招标市场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中纪委针对招投标腐败问题多次发文。


《深度关注丨严防招标代理机构充当腐败中介》一文中,剑指招标代理机构。一些招标代理结构为了搞好与招标单位的关系,对招标单位唯命是从,甚至对提前指定投标单位等明显违法的要求也予以满足;个别质量不高的招标代理机构为获取不正当利益,不惜违法违规为围标串标创造条件。



《深度关注丨向招投标领域乱象"亮剑"》中,中纪委指出:个别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便利和影响违规干预、插手招投标,其“黑手”几乎伸向招投标所有环节。



评标专家也被多次点名。在《深度关注丨系统施治促评标公正》里提到,深挖招投标领域利益链、关系网,突破口正是从评标专家这里打开的。


近期,中纪委在《纪检监察机关着力深化风腐同查同治 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一文中,着重介绍了重庆市北碚区纪委监委的相关举措。


image.png


北碚区纪委监委把将个案剖析和类案分析相结合,对药品、耗材、设备等医药用品“明招暗定”这一行业潜规则展开摸排,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成功斩断了医疗领域的腐败利益链。


从中纪委屡屡发文不难看出,规范公立医院招投标市场已经刻不容缓!


多方出手,公立医院招采迎大整顿!


当下各类投诉、废标质疑现象频繁出现事实上也是国家所鼓励的情况。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该意见要求各地持续完善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向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移送线索的标准和程序


近期,多地开始征集公立医院医疗器械招采违规等情况。


4月24日,甘南州卫健委发布了《公开征集医疗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的公告》,其中明确指出,将受理医疗机构存在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直接干预、插手医疗器械、药品、试剂、耗材、项目建设等招标采购情况的相关线索。信电受理截止日期为2025年12月31日。



4月18日,武宁县卫健委也启动了为期9个月的整治工作,自2025年4月-12月,公开征集药械购销环节利益输送问题。卫健系统党员干部在药品采购中收受回扣,插手医疗器械采购等违法违规、收受贿赂,通过捆绑销售获取不正当利益。


此外,黑龙江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还印发《黑龙江省政府采购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公开鼓励单位和个人举报违反公平竞争规定的政府采购政策措施。



同时,《规则》明确禁止以不合理条件限制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在制定标准采购文件、开展信用评价、采购流程、保证金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时,要平等对待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供应商,依法保障供应商的自主权。


不仅禁止限制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甚至对未按照国家规定在指定媒介发布招标信息的采购人,也将予以严格处罚,政府领域招投标行动监管日益趋严。


  • 根据阆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布的处罚决定(阆综执罚决字〔2024〕第32号),阆中市人民医院在招标活动中未按照国家规定在指定媒介发布招标信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一条规定。2024年12月27日,执法部门依法对该院作出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


当然,除了“人工举报投诉”这种方式,此前吉林省还提出建立穿透式监管数据系统利用大数据、大模型等手段,对投标人、关联单位、资金流向等数据进行筛查比选、分析研判,及时预警查证招标投标违法行为,提升监管的精准性。


从当下各地质疑投诉流程不断提速可以看出来,我国政府采购领域正朝着更加公平、透明、规范的方向大步迈进。毕竟,一次因投诉导致的废标,带来的不只是项目的错失,更是信用的严重崩塌。


未来,随着各类监管手段的不断创新与应用,将能够更精准地发现和查处政府采购中的违规行为,让那些试图钻空子、搞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也将无所遁形。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