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流通巨头追债,

两大型医院被申请破产...


4月10日,破产信息网公示了两则医院破产申请信息——潍坊潍医肿瘤医院、潍坊大柳树医院,申请人均为山东海王银河医药有限公司



据查询了解,潍坊潍医肿瘤医院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金3620万人民币,曾宣称是潍坊市唯一一所三级肿瘤专科医院


而山东海王银河医药有限公司是深圳海王旗下物流体系的核心企业,作为医药流通领域的区域龙头,企业年销售额超230亿元。此次追债行动,进一步反映出医疗产业链上下游正经历深度震荡。


虽然两家医院具体破产细节尚未完全公开,但据业内人士透露:这类医疗机构的倒闭,常常源于战略失误。盲目扩张致使固定资产投入急剧增加,再加上医保政策调整使得收入减少,进而形成“基建负债 - 患者流失 - 现金流断裂”的恶性循环。


从当前情况来看,潍坊潍医肿瘤医院和潍坊大柳树医院被申请破产这一事件,在今年不断曝出的破产案例中,仅仅是民营医院寒冬持续加剧下的冰山一角。


大批民营医院注销、破产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浙江、广东、山东、四川、江苏等地至少已有数十家民营医院在监管平台上消失,更有大批民营医疗机构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 4月3日,南京华世佳宝妇产医院注销;

  • 4月3日,盐城东方妇产医院、盐城仁德肿瘤医院注销;

  • 3月12日,鹤壁大成中医糖尿病医院注销;

  • 3月25日,菏泽鲁心医院公开医院破产清算案审计评估机构中标公告,标志着这家三级专科医院,启动破产清算程序;

  • 3月21日,北京麦瑞骨科医院有限公司因债权人申请,拟进行破产清算;

  • 3月12日,山东省鲁西南医院正式破产......


再往前还有成都西部中西医结合医院、深圳仁爱医院、唐山南湖医院、重庆全域肿瘤医院等破产清算案件正在进行中。


此外,还有一批民营医院在各大拍卖平台上演连续流拍、一再降价仍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


某三甲医院运营负责人指出:"编码体系不健全、病案管理粗放等问题,让民营机构在医保控费时代举步维艰。"叠加全国医保飞行检查常态化、专项稽查精准化等监管重拳,合规成本激增正在压缩生存空间,导致大批民营医院走向灭亡的大结局。


并且值得关注的是,这场洗牌已从被动淘汰转向主动出清。多地出现民营医院提前清算资产、主动申请注销的案例,部分经营者坦言"与其被罚到停业,不如体面退场"


医保违规、现金流枯竭,

民营医院“洗牌”仍将持续


近日,江西抚州一家民营医院暂停收治住院病人一事,引起行业的广泛关注。据悉,该院自2023年起遭遇医保支付冻结,导致现金流枯竭。


院方此前在一则内部公开信中坦言:"超长期的医保停付如同极地寒流,账面应收款堆积化作无穷雪原,最终成了压垮运营的最后一根稻草。"


同期,巴中广济中医康复医院(原仁爱中医康复医院)因串换收费、伪造医疗文书等严重骗保行为,于2024年10月被解除医保协议。虽然该院在被解除协议后迅速更名换帅,试图通过"改头换面"延续经营,但不足五月仍难逃注销命运。



某省级医保稽核负责人透露:"现在的智能监控系统可追溯医疗机构五年内的诊疗数据,更名、改制等操作不再成为逃避监管的护身符。"


  • 据一地医保局数据,DRG付费实施后,民营医院亏损组比例达42%,显著高于公立医院的27%。


业内人士预测,随着医保基金穿透式监管时代的到来,缺乏精细化管理能力合规基因的民营医疗机构,将加速退出历史舞台。


但这并不意味着民营医疗行业将走向衰落。那些坚守合规底线、不断创新、提升管理水平的医院,也将凭借优质的服务和专业的技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始至终,这场“洗牌”的本质都是国内医疗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中的阵痛期。当头部企业忙于借助专科化、数字化以及资本整合等手段进一步抢占市场时,中小民营机构同样可以凭借针灸推拿、体重管理等方式,去争夺最后一公里的市场份额。


可以预见,谁能率先在合规框架内找到差异化价值,谁就能在医保基金穿透式监管时代赢得喘息之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