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柳叶刀》910发布的一项全球健康研究中国在降低慢性或非传染性疾病(NCD死亡率方面取得成功

该研究复盘了2001年至2019年间,全球185个国家及地区的数据。结果显示,近年来,约八成国家及地区NCD死亡率增长放缓出现下降。中国是“优秀生”之一

图片

图片
看看中国的喜报!

我国优异表现集中3方面。

第一,总体NCD死亡率降低

《柳叶刀》文章显示,无论男女,中国人从出生到80岁死于NCD的几率,均出现下降其中,女性NCD死亡率下降6.4%(95%UI,-12.0 to-0.9),男性下降7.0%(95%UI,-13.1 to-1.1)。

置于整个东亚、东南亚地区,中国表现亮眼。我国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一起成为相应区域NCD死亡率下降较快的国家之一。虽然总体下降幅度不及区域最佳表现韩国,但优于日本。

2010年时,中国的总体NCD死亡率其实高于日本韩国。但2010-2019年间,我国在大多数年龄组和死因上与日出现同步下降尤其是肝癌、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症、缺血性心脏病等方面,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不输日韩

第二,我国各年龄NCD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40岁以上人群降幅较明显。

第三,四大类NCD管理成效显现

《柳叶刀》文章分析了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升降情况。在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和部分癌症的年龄标化死亡率有所下降。

糖尿病糖尿病相关肾病在63个国家及地区未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导致NCD死亡率上升,或削弱死亡率下降幅度。中国则恰恰相反,和多数高收入西方国家、东亚高收入与新兴经济体等一样因为采取有效管理措施而降低了相关死亡率。

《柳叶刀》重点表扬了我国防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骄人成绩,称死亡率降幅最大。

根据《柳叶刀》文章,男女胃癌和结直肠癌、女性宫颈癌和乳腺癌、男性肺癌和前列腺癌的死亡病例减少,是多国NCD死亡率下降的关键因素。这表明,针对性预防和早筛策略对减轻全球癌症及NCD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成绩得益于多项国家级公共卫生政策的实施。比如,我们在公共场所禁烟、提高烟草税、积极推动健康生活方式、开展慢性病早期筛查与管理、大力推进国家癌症筛查计划等。

图片
中国男性数据或更佳

说完好消息,再来看看我国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地方。

相较于2001-2010年,在2010-2019年期间,不少国家及地区NCD死亡率下降幅度小了,或是两性间出现差异。具体表现为,女性在近10年间NCD死亡率“恶化”,包括死亡率降幅缩小、由降转升

中国是其中之一。10,我国女性NCD死亡率降幅小于此前10年。日韩也出现类似情况。

中国男性的情况则相反,2010-2019NCD死亡率降幅,要略大于2001-2010这与日韩男性放缓的趋势形成反差

从数据可见,我国50岁以上女性年龄组的各类NCD死亡率改善有待提高在全部女性中,多数死因趋势恶化要么降幅小于前10年,要么胰腺癌、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死亡率由降转升。唯一例外是缺血性心脏病

而在我国男性群体中,60岁以上大多数年龄组NCD死亡率降幅在扩大,整体有所改善。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肺癌NCD死亡率降幅在扩大或由升转降

《柳叶刀》文章指出,研究关于中国现状的分析,参考、融合“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因此数据质量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资料来源

1.NCD Countdown 2030 Collaborators. Benchmarking progress in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a global analysis of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from 2001 to 2019. The Lancet. Online first September 10, 2025.doi.org/10.1016/S0140-6736(25)01388-1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布
内容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