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版)》(以下简称《指南》),也是我国首部肥胖症多学科诊疗指南。


指南》编写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张鹏教授告诉“医学界”,《指南》强调循证医学与多学科合作,为肥胖症诊疗提供了科学、规范、同质化的指导路径。


《指南》编写委员会内分泌、儿童青少年专家组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罗樱樱也向“医学界”表示,《指南》基本涵盖了临床可能遇到的所有情况,实用性极强,并对当前热门的肥胖症药物治疗领域,如GLP-1类药物的临床使用等,予以详细指导。


我国首部肥胖症多学科诊疗指南


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指南》介绍,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成年人肥胖症患病率达到16.4%,男性高于女性,北方高于南方。


《指南》出台后,各医疗机构和临床医生该如何快速上手、合理使用?《指南》有哪些亮点和重点?GLP-1药物又该如何规范应用?围绕这些问题,“医学界”请教了张鹏、罗樱樱两位参与指南制定的专家。


以下是对话内容:


图片
《指南》有哪些亮点和重点?


医学界:作为《指南》的制定者之一,请您谈谈《指南》发布的重要意义,以及制定历程。


张鹏:《指南》最为重要的意义之一,是纳入了多学科诊疗这一理念和模式,制定者来自各个领域,包括减重与代谢外科、内分泌、临床营养、心血管内科、妇科、运动医学、全科、精神心理、中医药等,均由各个领域的权威医生参与制定,覆盖面非常广。


《指南》将进一步规范我国肥胖症临床诊疗,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并不断提高医疗机构肥胖症诊疗同质化水平,提升肥胖症治疗效果,改善长期预后。


罗樱樱:这是由国家卫健委主导完成的首部针对肥胖症诊疗的多学科指南,从今年年初启动这项工作后,历时数月的时间制作完成,中间经过了多个版本的修改,最终经过各个学科的专家集体讨论、审阅、修订后,才形成了大家看到的这版《指南》。


这些年,我国肥胖症的患病率不断升高,患者越来越多,很多人也意识到,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为了降低肥胖所带来的疾病负担,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希望能改善部分人群的体重异常状况。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这部《指南》诞生了,将为临床提供专科、翔实的实践指导。


医学界:《指南》有哪些亮点和重点值得关注?


罗樱樱:《指南》有三大特色。


其一,它是一部多学科联合制定的指南,并不是由单一学科主导。肥胖症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合并症多,涉及多个学科,所以肥胖症的多学科诊疗至关重要。


其二,《指南》内容丰富、全面,呈现出十分清晰的肥胖诊疗路径,从诊断标准、评估、治疗原则、行为心理干预,到运动干预、临床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再到减重与代谢手术和中医药治疗,贯彻治疗的全过程。


超重和肥胖症诊疗路径图


在制定的过程中,每一位专家都从自身学科专业出发,对肥胖症的诊疗手段进行了详细描述,这有利于不同领域的医生们结合自身专业,更加直观、清晰地学习或是了解其他专业的治疗情况,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加有效的多学科、个体化减重方式。


其三,《指南》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国内临床的发展形势,当中所有详述到的治疗方法都已经走向了临床。同时,我们在制定时也紧跟肥胖症领域的进展,引用了最新、权威的数据和证据。


因此,这应该是如今中国肥胖症诊疗领域较为完整的一份《指南》。


张鹏:肥胖症的临床治疗,无论采取何种办法,治疗基础都是患者行为改变,如果患者单纯依赖药物等方式治疗,效果肯定不会太好,只有自己的行为改变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治疗效果才会最大化。


所以基于这一点,《指南》提出了医患共同决策模式(SDM),医生和患者共同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拿出一个患者能够长期坚持的方案,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远期效果。


医学界:与既往临床对肥胖症的诊疗相比,《指南》还有哪些更新和完善?


张鹏:以前,业内有大大小小许多指南,公共卫生、内分泌等各个学会、组织也都出台了对应的指南或共识,但由国家卫健委牵头主导完成的,该《指南》还是第一个。


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指南》符合中国国情,把肥胖症治疗的方方面面都做了整合,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执行性,要求临床医生们都必须遵守。


《指南》紧跟肥胖症诊疗的前沿成果。比如在肥胖症的分型方面,我国既往参考的是BMI,大于28就是肥胖了,缺乏进一步的分级,但从临床治疗上来看,BMI是28和38,其意义是完全不同的,治疗方式也不一样。


所以《指南》对肥胖症分级加以完善,包括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有针对性地治疗,呈现精细化、循证性的特点,无论是否有基础病、有何种危险因素,都能在指南中找到对应的、符合循证医学的治疗方案。


罗樱樱:既往针对肥胖症诊疗的共识,大多都是针对某一特定人群,《指南》范围则更广。比如,它既有针对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患者的管理指南,又有针对单纯肥胖症患者的减重治疗方式,并且还把肥胖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集合在了一起,是非常大的亮点。


此外,《指南》涵盖了目前所有在中国临床中应用的治疗方式,均为最新、最全的治疗手段。比如今年7月份才批准上市的减重药物,就被写进了《指南》当中。


图片
强调多学科诊疗,
医疗机构和医生该怎么做?


医学界:《指南》十分重视肥胖症的多学科诊疗,初衷是什么?


张鹏:当前,肥胖症医学尚未成为二级学科,大部分情况下,对于肥胖症的治疗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并且,不同科室、不同医师对肥胖症的治疗手段各异,可能会让患者在就诊时面临选择困难。


比如,很多科室都设立了减重门诊,包括营养科、内分泌科、减重外科等,有些中医科和心血管科也会开设与肥胖相关的门诊。这造成针对同一名患者,不同医生可能会给出不同减重治疗方案。


当患者在内分泌科就诊时,医生更倾向于药物治疗;去外科后,医生又更倾向手术治疗;营养科侧重生活方式和饮食调理;中医科又可能建议采用针灸等方式,不同科室的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差异很大,缺乏统一规范的治疗标准。


在这种背景下,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可以整合医疗资源,从而提高对于肥胖症患者的医疗服务效率,为肥胖症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


医学界:去年,北京友谊医院开始开展多学科MDT门诊模式,具体是怎么做的?


张鹏:我们整合了医院减重外科、内分泌科、营养科等,为肥胖患者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患者在就诊时可以清晰、准确地找到需要咨询的专家。


医院门诊设有专科护士,专科护士会和患者接触并了解病情、病史以及减重期望值,并做出是否需要给予药物治疗、减重手术或者营养治疗的初步判断,然后再转诊给相应的医生。


如果患者被转诊到营养科,医生根据患者情况提出治疗方案建议,并与患者达成共识选择治疗方案。在确定治疗方案后,专科护士还将负责长期追踪并实现长期体重改善。


如果患者在营养科就诊时出现心血管问题,也会邀请心血管医生进行会诊。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是目前最应该倡导推广,西方国家在经历了多年探索和实践后,这种模式已经相对成熟。


目前,在每周三上午,我们不同科室的医生会聚在一起,共同为肥胖症患者出诊,相当于临时搭伙过日子了。不过这种模式在老牌大型公立医院比较好实现,其它医院实现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医学界:对其他医疗机构来说,如何推广、应用这一模式?


张鹏:多学科MDT门诊模式要求相关人员相对固定,且统一经过规范化培训,医疗机构如果要开展肥胖症多学科协作诊疗的话,还要具备肥胖症相关疾病的诊疗能力。


一般而言,人员构成包括医疗主任、全科医师/减重专科护士、临床营养(医)师、 内分泌代谢医师、心血管医师、精神心理医师、运动康复医师、减重与代谢外科医师、中医医师,大家各司其职,做好对应职责内的工作。


在建立多学科MDT的同时,还需要落实医患共同决策,在强调医患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由主诊医师和患者共同决策、探讨、制定减重方案,这个方案应该是可执行、可依从的。


罗樱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应该是全国最早开设肥胖与减重门诊的医疗机构之一,我们一直遵循循证医学证据来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在《指南》未出台前,我们也会遵循国际指南和实际情况,为患者服务。我的经验是,不能把肥胖孤立起来看待,它其实是一种慢性疾病,诊疗服务应该是个性化的,治疗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此外,我们也与医院外科、临床营养科等保持密切合作,要有多学科合作的意识,打通院内科室间沟通、转诊的路径,形成自己的诊疗特色。


图片
GLP-1药物大热,
肥胖症如何规范治疗?


医学界:这两年,GLP-1类药物大热,相关科学家有望获得诺贝尔奖。在参与制定《指南》的过程中,如何看待这一新型减重药物的价值?


张鹏:这些年,医药研发领域进展最快的可能就是GLP-1类药物了,以前内分泌科医生给患者看病缺乏有效的手段,GLP-1类药物现在是很多内分泌科医生的“武器”。临床应用GLP-1类药物治疗肥胖症的效果还是比较确切的,有效性、安全性都没多大问题。


罗樱樱:从临床来看,GLP-1类药物对患者而言确实有很多获益,一方面,它能有效降低肥胖症患者的体重,另一方面,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也能为患者带来体重以外的额外获益。


比如,我们甚至看到了某些GLP-1药物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获益。因此,不能单纯把这类药物作为减重药来使用,还要考虑到患者的合并症状况,如果有体重之外的其它疾病,或是出现影响临床结局的危险因素时,GLP-1类药物给患者带来的获益更加明显。


医学界:《指南》如何规范GLP-1的临床使用?


张鹏:治疗肥胖症,临床强调规范用药,《指南》也重申了这一点,包括适应证和剂量等等。


当超重且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如高血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到减重目标时,可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减重药物治疗。肥胖症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到减重目标时,可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减重药物治疗。


罗樱樱:GLP-1类药物还是要基于中国获批的说明书和适应证来应用,说明书基于循证医学证据,以说明书作为指导也是最科学的,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安全、有效用药。


目前,我国已有GLP-1受体激动剂在内的五种减重药物获批。其中,用于成年原发性肥胖症患者减重治疗的药物包括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我国目前尚未批准用于治疗遗传性肥胖症的药物。


《指南》注明,应用药物治疗肥胖症要严格把握适应证,规范使用,需要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及有无禁忌证后方可起始应用,同时在使用药物减重的过程中也需要定期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规律随访,监测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根据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布
内容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