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二级综合医院降级了。


8 月 29 日,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卫生健康局发布《医疗机构降级公示》,决定将眉县槐芽东方医院自 2025 年 9 月 1 日起由二级综合医院降为一级综合医院。


图片

健康梅县公众号截图

>>查看公立医院最新招聘信息


无独有偶,前不久,陕西宝鸡一家成立 15 年的民营医院——宝鸡高新中医医院——主动向卫健部门申请,将医院等级从二级降为一级,同时核定床位数从 80 张缩减至 20 张。


图片

图源:当地卫健局官网截图


不仅如此,就在最近,四川广元皮肤泌尿专科医院也完成了从二级到一级的「降级」操作。更早一些,还有淮南现代医院主动从二级综合医院降为一级;乐山华城耳鼻喉医院甚至从三级直接降为二级;更有临夏明瑞医院,从一级综合医院申请降级为门诊部。


一大批医院们,正在主动申请降级。



降级,总比破产强


这些降级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基本上都是民营医疗机构。它们地域不同、规模各异,有的建筑面积超万平方米,床位过百张,有的却仅有数十张。


然而,他们却不约而同选择了「向下走」,缩减床位设备和人员,有的甚至直接连床位都不想要了,直接转为门诊部。


这背后,是民营医院如今面临的生存压力。


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以「医院」为关键词搜索会发现,去年一整年(2024 年 1 月 1 日~12 月 31 日),包括破产审查案件、破产案件、强制清算申请审查案件、强制清算案件、破产上诉案件等在内的案件共计 1158 件。截至 7 月,2025 年同类目的相关医院案件则已经达到了 766 件。


图片

部分案件(图源: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截图)

>>查看民营医院最新招聘信息


在这其中,只有少部分民营医院有机会通过「破产重整」获得新生,更多亏损医院最终的结局就是「破产清算」,不复存在。


降级,一定程度上也是民营医院的自救手段。


「在现如今的行情下,维持二级医院『体面』的成本太高了。」某二级私立皮肤病专科医院院长曹瑞(化名)这样说。


曹瑞提到,按照现行标准,二级医院需要配备并定期更换符合等级要求的设备(如 CT、MRI 等),足够数量的高级职称人员,以及各类专职岗位,这些费用每年水涨船高。


而随着 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依照传统模式、过度依赖医保的民营医院面临着利润空间持续压缩的境地「这样的话还不如先申请降级,维持住毛利。」


但是,降级就一定有用吗?


如乐山华城耳鼻喉专科医院,于 2021 年主动申请从三级耳鼻喉医院降为二级耳鼻喉医院,但短短 3 年后,2024 年 5 月,仍然最终选择了注销。


「光降级还是不行的,最终的出路绝对是转型。」曹瑞说。


图片
图片

图源:当地卫健部门官网截图



社区 or 医养?民营医院还在找出路


早在 2011 年,南京就尝试将主城区多家以经营为主的二级医院,转型为以公益性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再有创收压力,而由财政托底。


不久前,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2025 年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引导支持部分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引导支持县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延伸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点击查看丁香园往期内容:国家卫健委发文,大批医院将转型


然而,这些二级医院转型的路子,对民营来说,能真正走通却不多。


任职于某地卫健委的公共卫生博士孙逢(化名)表示,对于很多民营二级医院来说,成为有财政支持的公益性社区卫生中心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目前我所知道的非公有制社卫中心只有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以前国企职工医院改制后,经历了一些波折成立的。」


图片

图源: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

>>查看社区医院最新招聘信息


而在另一条转型为医养结合或康复医院的道路上,孙逢也认为,民营医院们「尝试的多,但成功的少」。


转型成康复或医养型医院也是需要成本的,如果是二级专科医院比如妇产医院、烧伤医院等,他们转型的成本就更大了,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医生都愿意放弃原专业,全部去做全科医生。」


江西省瑞昌六二一四医院就是一个例子。此前这家医院同样尝试过医养结合路径,于 2018 年 3 月就开设了医养结合型养老院,也最终仍不能逆转倒闭的命运。


一名来自广东某二级民营医院的股东林琴(化名)提到,她所投资的医院也正在谋求降级。「先生存下来,再慢慢做转变。」


林琴介绍,她们计划在医院降级后,依托一级医院资质申请互联网医院:「现在很多门诊部或一级医院都在走这样的路径,通过线上渠道拓展线上诊疗和药品销售,也是个风口。」


「降级不是目的,活下去才是。」


策划:z_popeye|监制:islay

题图来源:广元市卫健委官网截图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