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自查自纠和第一季度飞行检查中,医疗机构对部分违规认定存在争议,就相关争议问题浙江省医保局明确了定性。分享给大家作参考,看是否能找到相关问题的规范标准以及申诉思路。在介入手术室内以及术后等待区域(如麻醉恢复室等)拔除留置鞘管,收取“动脉留置鞘管拔出术”定性为重复收费。因临床需要动脉鞘管留置使用或临床观察,转入病房后拔除,并有医嘱和操作记录,可以收取“动脉留置鞘管拔出术”费用。血液透析中使用0.9%氯化钠冲洗液,进行单独收费的,定性为重复收费。对非“卧床、截瘫、便失禁、坐轮椅病人及大手术后、营养不良、病危、病重、意识不清等病人”开展压疮风险评分,评分结果未达到高危风险收取“高危压疮防范护理”费用,定性为超标准收费。按急诊项目收费时,存在急诊检验项目超时执行情况,如:钾测定(急诊)、钠测定(急诊)等报告发出时间较样品接收时间超出30分钟;B型钠尿肽测定(BNP)(急诊)报告发出时间较样品接收时间超出20分钟。以急诊报告限定时间为准,样品送达实验室至出具检验报告的时间超出限定要求的,应按常规检验标准计费。若仍按急诊类检验项目收费,定性为超标准收费,需追回与急诊检验项目计费间差额部分。采用“CBCT”(锥型束CT)在放疗疗程治疗时,在加速器上与之前的CT模拟定位数据进行靶区摆位验证,以“锥形束CT”计收“专用X线机复杂模拟定位”费用,定性为串换项目。以冠脉造影为主要目的单独收取“冠脉内局部药物释放治术”费用,定性为串换项目。若以其他临床治疗目的而实施操作并收费,不作为违规定性。2023年1月1日后行STENT、PTCA,同时收取“冠脉内局部药物释放治疗术”费用的,且不符合该诊疗的项目内涵,定性为重复收费。“控制性降压”为麻醉治疗类项目,不同于“32(二)经血管介入诊疗”中的冠脉给药操作。结合医疗机构的麻醉记录,对在局麻下行心脏介入手术,将导管行冠脉内给硝酸甘油、硝普钠、尼克地尔等药物行为,以及其他术中非麻醉环节实施的“控制性降压”,定性为虚计费用。经血管介入诊疗中,已含麻醉相关费用,另行收取“局部浸润麻醉”费用,定性为重复收费。对于局麻下行心脏介入手术时,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疼痛数字评分五项指标,收取“麻醉中监测”费用,以及实施“局部浸润麻醉”时收取“麻醉中监测”费用,应结合临床及患者实际需求,对确实需要且合理开展的监测项目按“麻醉中监测”计收费用,可不定性为违规。对非输血患者配置液体管路加温设备等,另行收取“术中血液加温治疗”,定性为虚计费用。针对因手术麻醉药品、皮试液、儿科等拼用药品,导致“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库存物品盘盈的问题,如果医疗机构针对此问题建立了相关规章制度、符合患者利益、进行知情告知的,做到定期资金核对并专项记录,有转入专项基金记录等佐证材料的,可不定性为违规。临床中“动静脉置管护理”常见于深静脉置管,“静脉置管冲洗”常见于浅静脉置管护理。如仅有深静脉置管护理操作,收取“静脉置管冲洗”,定性为重复收费;仅有浅静脉置管护患者已支付检查项目费用,而未实际接受检查,包括MR、CT、常规药敏定量实验、超广普β-内酰胺试验、真菌药敏试验、血液透析、放射治疗等。自检查单开具1年为限,由医疗机构联系患者完成检查。患者逾期未检查的,医疗机构应自行退回费用。十四、带滤器补液装置(细菌滤过器)对应“血液滤过器”《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项目目录》中“临床各系统诊疗”大类说明第7条规定:“内镜下临床诊疗项目中使用的取石篮(取物器)、碎石器(粉碎器)、乳头切开刀(电凝切割器、铣刀头)均按实际进价作五次分摊”。因此乳头切开刀、电凝切割器、铣刀头等应按照实际价格按20%进行收费,多收费定性为超标准收费。十六、冰冻切片检查与诊断(快速石蜡切片检查与诊断)对为简化送检和报告流程,更快速便捷获得病理诊断结果,一次手术将两个部位、两个器官的标本,一次送检,出具一份检查报告单,收取两次费用的情况,医疗机构提供相应佐证材料,并说明合理理由,可定性为不违规。其他不符合规定实际收取两次或两次以上费用的,定性为超标准收费。对尚不具有寄生虫相关疾病或粪便常规检查中未发现疑似有寄生虫卵的患者,打包开展包括粪寄生虫镜检、粪寄生虫卵集卵镜检、粪寄生虫卵计数及粪便常规等组套项目收费的,一般定性为过度检查。十八、25羟维生素D测定、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抗线粒体抗体测定(AMA)等按“项”计价的收费项目“25羟维生素D”测定计价单位为“项”。医疗机构拆分项目进行计价收费,对D2、D3检验收了两次以上25羟维生素D测定费用的,定性为超标准收费。其他以“项”为计价单位,如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抗线粒体抗体测定(AMA)等,实际中按分项收取多次费用的,一般均定性为超标准收费。在临床实践中各类手术尤其是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介入、器官移植、冠脉搭桥术、ECMO(体外膜肺氧合)等通过血栓弹力图来评估血栓发生风险;该项目也适用于输血、麻醉等特定操作,外科、ICU、肿瘤科等特定科室,及65岁以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上述情形一般不定性为违规。其他情形开展该项目,如果医院提交合理佐证材料,经医保部门确认的,可不定性为违规。肿瘤标志物检测的靶标数量超出合理数量(一般3—5个),或肿瘤科医生无法给出明确的检查依据或检查目的说明的,一般定性为过度检查。孕产妇、手术前检测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基本医保基金不再支付,对此类收费行为定性为超医保支付范围。部分医疗机构存在把“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Anti-HIV)”费用纳入结算,象征性收费用以计数的行为,按医保协议要求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