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有一组数据值得进一步分析:2023年全国医院次均住院费用10315.8元,按可比价格下降5.2%,与此同时,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次30187.3 万,比上年增加5501.1万人次,同比增速22.3%。居民年住院率为21.4%。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住院费用确实降低了,但住院的人却变多了,且一年多了超过5500万,增速大幅超过往年。这些患者究竟从何而来?


《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图/国家卫健委


多位医院管理者向“医学界智库”表示,疫情过后,患者就医需求的快速释放是主要原因。上海市一位三甲医院副院长透露,除了住院量,他所在医院2023年的门诊量、手术量都实现了增长。


受疫情防控政策的影响,2020—2022年,除了新冠患者的住院量显著增加外,民众其他方面的就医需求大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从数据上看,相比2019年超2.6亿的入院人次数,此后连续三年,全国住院量均在2.5亿人次以下。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往往也推动了新药品、新技术发展。不少以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药物和疫苗开发,在新冠疫情暴发的几个月内就完成了从研发到应用的落地,mRNA技术就是此次疫情中最显著的技术突破之一。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认为,治疗手段和方案的丰富,也可能导致住院量的上升


与此同时,疫情跨越的4年时间,我国的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为1.76亿人,占总人口的12.6%,而2023年底,对应数字则上涨到了2.17亿人,占比15.4%。


为了应对越来越多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在服务供给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包括北大人民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复旦中山医院,中南湘雅医院等顶尖三甲医院都在近些年新设或扩展了老年病专科医院和科室。


基层医疗机构在满足住院需求层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分级诊疗的推动下,基层的医疗能力建设正在加速,体现在《公报》数据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与上年相比增加926万人次。


整体上,医疗资源供给的增加在《公报》数据中得到充分显示:2023年全国医疗机构总数1070785个,比上年增加37867个;床位1017.4万张,比上年增加42.4万张。



服务供给对需求端的刺激作用也是显著的,我国居民住院率今年首次突破了20%的大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公开数据,这一数字显著高于全球12%—15%的平均住院率。但值得忧虑的是,虽然住院率上升满足了更多民众的住院需求,但增长速度过快仍是不合理的。


金春林直言,医疗服务供给的增长,有一部分可能是过度的。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基本医疗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姚岚提到:疫情以后,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加快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协同大型医疗机构,建造分院区、多院区,增加了不少床位。“在床位增加后,不排除部分医疗机构为了维持收支平衡,想办法收更多的住院病人。”金春林提到。


姚岚则补充,医院增加床位的确满足了部分患者的住院需求,但不考虑其后续的运行成本,无论多收治、诊疗多少‘病人’,也难以覆盖目前现代化医院的高额运行成本。


此外,在“国考”和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等推动作用下,全国医院的平均住院日有所缩短,《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8.8日,比上年减少了0.4日,上述三甲医院管理者指出,“大医院床位都是满的,平均住院日下来了,人次必然上去”。


大的政策背景下,为了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和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减轻患者就医的经济负担,我国近些年一直推动将住院转向门诊医保报销的改革,包括出台了门诊慢性病保障、日间手术报销、门诊费用统筹报销比例提升等政策。从费用上看,近几年的次均门诊费用整体呈上涨趋势。2023年,医院次均门诊费用361.6 元,按可比价格上涨5.3%。


但金春林和姚岚均提到,部分省市目前的门诊报销比例仍较低,或是报销范围较窄,本来可以在门诊端解决的问题,患者还是想住院,这也助推了住院率的上升。


长期来看,住院人数和住院率的快速上升会带来医疗资源过度使用、医疗服务质量下降、医保负担加重等负面影响。但姚岚推测,随着国内一些在建新医院逐步投入使用,未来几年,住院量可能会继续增长。如果要改善这种状况,可适当考虑将部分病床转化为康复病床、长护病床或医养结合病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