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医务人员收入原则上不低于本单位医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的1.2—1.5倍!

近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教育厅等十个部门联合制定印发《四川省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图源:四川省卫健委

《实施方案》要求到2025年,完善国家、省、区域、市、县级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每千名儿童拥有床位数达到2.50张、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87人。到2035年,全省基本形成城乡均衡、协同高效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并提出4个方面共19项任务。


在完善并落实儿科人才激励政策方面,《实施方案》明确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支持公立医院完善内部分配制度,优化薪酬结构,合理确定儿科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儿科医务人员收入原则上不低于本单位医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的1.2—1.5倍。



构建高质量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构建高质量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提到建设高水平儿童医疗服务网络、依托医联体优化儿童医疗资源配置和强化儿童保健服务网络建设。


如建设省内有“高峰”、区域有“高原”、市州有“高地”、县域有“龙头”的高水平儿童医疗服务网络;按照成都、川东、川西、川南、川北“五大片区”规划建设5个省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发挥中医药在儿科疾病诊疗方面的作用,持续推动中医儿科建设,二级公立中医医院应普遍开设儿科门诊,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应开设儿科病房。鼓励有条件的民营医院设置儿科门诊或儿科病房。



优质化儿童医疗卫生服务

提供优质化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包括提升儿童重大疾病诊疗和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支持儿科领域前沿技术发展与转化,发挥中医药在保障儿童健康中的特色优势,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改善就医感受、提升儿童患者体验,加强儿童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提供高质量的儿童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服务。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推进以家庭为单位的签约服务模式,鼓励针对儿童需求设定个性化签约服务包,提升签约感受度和满意度。引导儿科医师以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平台,开展儿童签约服务,加强主动联系,提供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儿童医疗保健服务。


鼓励高水平医疗机构探索开展针对儿童期重大疾病的成年阶段延续治疗;鼓励针对儿童需求设定个性化签约服务包;推广建立“一站式”入出院服务中心,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开展分时段预约诊疗和检查检验集中预约服务,鼓励医疗机构创新服务改善措施。


加强现代化儿科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儿科专业人才培养

加强儿科领域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支持省内高校增设儿科学、中医儿科学等专业,或在相应授权学科(专业类别)范围内自主设置儿科等二级学科或专业领域,并逐步扩大招生规模。加强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培养儿科专业师资队伍,有序扩大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模。加强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儿科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及用药培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配备。加强中医儿科人才队伍建设,搭建中医儿科名医工作室平台,完善中医儿科师承教育管理体系,扩大师带徒范围和数量。

加大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力度

持续加大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力度,系统培训儿科专业知识和技能,鼓励和支持县级医疗机构相关专业医师参加儿科医师转岗培训,转岗为儿科医师。加强转岗培训注册和执业管理,经转岗培训考核合格且符合条件的医师,在原专科执业范围的基础上增加儿科执业范围,并纳入相关专业和儿科专业医师定期考核,扩充儿科医师人才队伍。

培养储备高层次复合型儿科人才

依托国家和省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打造攻关儿科“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十百千万”工程,开展“卫生健康英才计划”等人才培养项目,培育儿科专业人才梯队。


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配套政策

提升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协同性

常规开展新增和修订项目评审,将符合条件的儿科类技术规范事项转化为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推进相关医疗技术创新发展及临床应用。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要求,优先将儿科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调整范围,重点向儿科临床、有创检查、中医非药物疗法、手术治疗等项目倾斜。

完善儿童医疗保障待遇和支付政策

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金承受能力和当地保障需求,将儿童治疗周期长、健康损害大、费用负担重的疾病门诊费用纳入居民医保慢性病、特殊疾病保障范围,稳步提高儿童医疗保障待遇,进一步提升门诊慢特病保障水平。开展DRG/DIP付费方式时,充分考虑儿科疾病特点,优化疾病分组、权重、分值计算,探索儿科考核加分或权重加成系数倾斜。

完善并落实儿科人才激励政策

支持医疗机构优化儿科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按有关规定适当提高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完善儿科人才职称评价标准,优化职称评价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三级医院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支持公立医院完善内部分配制度,优化薪酬结构,合理确定儿科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儿科医务人员收入原则上不低于本单位医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的1.2—1.5倍。

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结合实际探索通过省市共建、市县共建、校院共建等多种方式,统筹资金渠道,鼓励社会力量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儿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落实对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的投入倾斜政策。



期待破解儿科医生“荒”有更多务实举措

“宁看十男,不看一妇,宁看十妇,不看一儿。”业内流传的这句话或许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儿科医生所面临的工作压力。


一方面,面对难以准确表达病情和需求的患儿,儿科医生工作压力和风险相对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待遇相对较低,儿科人才相对其他专科更容易流失。更重要的是,近年来受到运营压力的影响,综合医院儿科规模萎缩的现象较为普遍,仅依靠区域内儿童专科医院远不能满足患儿就诊需求。尤其到呼吸道疾病高发季,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今年5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儿科医师数量增加到20.58万人,和2015年相比,增长了74.4%,但与一些发达国家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的数量仍有一定差距。另外,从地方层面来看,部分县市级综合医院的儿科规模萎缩现象仍未得到彻底改变,综合医院儿科的生存发展在现有的考核标准下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破解儿科医生“荒”,仍需统筹规划、长久施策。今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儿科专业人才培养,扩大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模;加强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儿科相关专业培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配备;加大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力度;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推动综合性医院儿科等紧缺专业医师的薪酬水平不低于医院医师薪酬平均水平。争取到2025年,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87人、床位数达到2.50张。到2035年,基本形成城乡均衡、协同高效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期待全国各地能及时跟进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并进一步把建强儿科人才队伍、提高儿科医生待遇、改善儿科工作环境、提升社会认可度的各项政策细化落实下去。也期待在国家层面上,卫生健康、教育、发展改革、财政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协作,联动制定更多有利于儿科发展的政策,从根本上破解儿科医生“荒”,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为国家的长远发展蓄积更多能量。


来 源 / 华医网综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