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建院初期,医院仅有职工12人,病床10张。七十余年,医院几经沧桑、几经风雨,始终不变的是对治病救人的不懈追求。


如今,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三级甲等医院,编制床位近3000张,年门急诊人次达120万左右。拥有10个国家级医学中心,3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在中国县级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中连续13年蝉联中部地区第一;不久前公布的2023年县级医院标杆医院排行榜中,该院综合实力更是位列全国第九。


一家县域公立医院是如何实现华丽蜕变的?9月20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对话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魏辉。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供图

年门诊从77.4万到121万人次,

用医疗服务留住患者


“患者今年52岁,上午10时左右起床时出现站立及行走不稳,口角歪斜、吐词不清等情况……”2023年10月的一天,刘建国(化名)被送往天门一院急诊后,经检查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有明确手术指征。


神经内科团队为其进行了取栓手术,取出一条长约5毫米的暗红色血凝块,随后造影见右侧颈内动脉完全再通,术后第二天,刘建国左侧肢体肌力完全恢复正常。这是天门一医神经内科成功抢救患者的一个缩影。


魏辉介绍,作为重点扶持和发展的科室之一,神经内科始终把提升临床诊疗水平作为中心工作。“以脑血管介入手术为例,三到五年前,我们需要请外面的专家来手术,每年仅有不到100例。随着水平的提升,现在我们每年能做1000多例,而且完全由本院医生操刀。”


在魏辉看来,科室想要发展,核心技术要作为突破口,这样才能把病人留下来。在神经内科,经过不断的技术引进与创新,成功开展了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急诊取栓等技术项目,让许许多多脑卒中患者“躺着进院,走着回家”。


“2023年,天门一医门急诊病人达到121.2万人次。而在2020年,这一数据为77.4万人次。”魏辉说,实际上,不是天门的病人增多了,而是我们把原来可能要到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就诊的病人通过技术、服务和相对低廉的价格留在了医院,这也是“大病不出市”在天门最生动的体现。


神经內科专家团队为患者手术。医院供图


住院患者平均费用降至8846元,

患者经济负担减轻


“县域公立医院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认清自身定位,坚持经济实用的原则。”魏辉介绍,老百姓选择了我们,我们要让他们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不仅要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更要切实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在魏辉看来,这就需要抓好廉洁工作。以耗材和药品为例,通过开展清廉医院建设、集中谈判等举措,2022年,医院耗材和药品价格下降了5%到10%,一年节省将近3000万元,“切实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如果不降价,这些费用都将由患者及医保承担,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医院的健康发展。”


“2024年1-6月,住院患者平均费用为8846元。而在2022年,这一数字还是11021元。”魏辉表示,能够取得这一成绩,离不开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更离不开全院干部职工的努力。


在天门一医,2020年就引入了不良事件管理系统。这是一个能够实现不良事件全流程管理、追踪的平台。2023年,平台上报不良事件2162件。“以患者跌倒为例,每个科室都可能出现这一问题,过去就是各自为政,九龙治水,不能得到彻底改善,但利用平台上报不良事件,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牵头下,各方合作,我们可以做出更加妥善全面的处理。”


不仅如此,天门一医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每月都会编印一期质控简讯,主要汇集各个职能科质控情况,包含医疗、护理、院感、信息、党建、满意度等等方面,内容非常细化,例如病历没完善、抗生素违规使用等,同时重点突出,针对各个领域的老大难问题,一口口的啃硬骨头,久久为功,形成了卓有成效的质量控制体系。“截至目前,质控简讯已经出版了400多期,按照一月一期的频率,这项工作已经坚持了33年。充分体现了医院质量为本的文化传承”,魏辉说。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想要让医院长期保持竞争力,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魏辉说未来,天门一医将继续做好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力争早日建成江汉平原区域医疗中心。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