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广东药科大学与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正式揭牌。该校附属医院再增加一所。
据了解,广东药科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有药也有医”的药科大学,自1980年起便开设了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近年来,“立足珠三角,辐射粤东粤西粤北”的附属医院体系初具规模。
“医学界智库”梳理发现,最近半年内,广东药科大学新增了6所附属医院,除广州胸科医院属于三级专科医院外,其余5所均为三级甲等医院。
图源:广东药科大学
半年拿下6所附属医院
学校官网介绍,广东药科大学已形成了“以药为主、药医结合、药工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共开设47个本科专业,是全国专业门类最齐全的药科大学。
广东药科大学的“办医”历史可追溯至1980年。其第一临床医学院自那年起开办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
如今,广东药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特色专业;临床医学院入选首批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广东药科大学共有2所直属附属三级甲等医院。2004年,广州铁路中心医院转制成为广东药学院直属附属医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云浮市人民政府将云浮市中医院整体移交给广东药科大学,建设成为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此外,广东药科大学还提出了一种新模式——“高校新型直属附属医院”。
这是在不改变医院原有人、财、物归属和行政隶属关系的前提下,校院双方把工作重心放在资源的整合共享上,推动校院协同、医教研一体化发展,实现学校和医院资源整合的最优化、效能的最大化。
自此,广东药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版图在两三年内不断扩张,在广州、佛山、东莞、中山等地开展了共建行动。仅在近半年,就有6所医院加入附属医院队伍。
10月15日,东莞市厚街医院挂牌“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8月30日,广东药科大学与广州市胸科医院合作共建高水平医院“广东药科大学附属广州胸科医院”;
8月28日,普宁市人民医院揭牌“广东药科大学附属普宁人民医院”;
5月28日,广东药科大学、中山市小榄镇人民政府和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签约共建新型直属附属医院“广东药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5月16日,广东药科大学和佛山市卫生健康局、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签约合作共建新型直属附属医院和临床医学院,“广东药科大学附属佛山医院”“广东药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揭牌;
4月25日,英德市人民医院揭牌“广东药科大学附属英德医院”。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6所医院中,除广州胸科医院为三级专科医院外,其余5所医院均为三甲医院,其中,东莞市厚街医院是全国首家镇级三甲公立医院,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全国首家粤港共建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
药科大学,发力医学
广东药科大学在“兴医”走在了前列,其他两所药科大学亦有所行动。
今年2月,中国药科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学院召开了临床医学本科新专业申报工作推进会,明确提出要推动申报临床医学本科新专业。
随后,中国药科大学多次召开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筹建相关会议。在今年6月的一次会议中,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表示,作为以药学为特色的高等学府申办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是在重要历史节点,致力于为国家培养新时代医药深度融合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中国药科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药学高等学府,为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双一流”建设高校。以药学、中药学学科为龙头的药学学科群建设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素有“中国生物医药人才摇篮”的美誉。
其药理学与毒理学排名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位列全球第13位,亚洲高校第1位;临床医学则自2014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是该校最早进入ESI排名前1%的三个学科之一。
有业内人士猜测,中国药科大学申办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或是准备建设医学院。
2008年,教育部和原卫生部联合印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明确要求,医学院校要建立稳定的临床教学基地管理体系与协调机制,拥有不少于1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并确保有足够的临床教学基地满足临床教学需要,医学类专业在校学生与病床总数比应达到1:1。
中国药科大学已经具备了条件。2023年12月,南京天印山医院正式挂牌成为中国药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这是一所三级肿瘤专科医院。
2025年2月28日,安庆市立医院与中国药科大学签约,挂牌“中国药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安庆市立医院创建于1938年,是三甲医院,有三个院区,实际开放床位2700张左右。
沈阳药科大学的临床医学同样进入了ESI全球前1%。
其官网介绍,学校始终以医药及相关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学校办学定位、突出药学学科优势、坚持药学教育主线,适度拓展本科专业布局,持续优化本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以药为主,跨医、工、理、管4个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结构布局。
目前,沈阳药科大学虽没有明确“办医”信号,但在多个会议中,提出加快推进“新医科”专业建设。近期,沈阳药科大学陆续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辽宁方大总医院等达成了合作,推动医药协同发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