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底,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公立医院 “双核心、双工具” 的运营管理导向,这无疑为医院管理升级提供了遵循和指导。
大家可能会问,国家文件里说的运营管理核心是业财融合,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其实,业财融合本质上就是聚焦经济活动和业务活动的精细化对接与管理。这一环节非常关键,是医院运营管理的重要基础,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小运营管理”。简单来说,“小运营” 解决的是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益问题,就像是医院运营管理的 “筋骨”,是医院日常的基本运转。
大家要注意的是,仅仅抓好“小运营” 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医院运营管理,内涵要广阔和深刻得多,这就是我们要重点说的 “大运营管理” 理念。“大运营管理” 可不是财务和业务的简单叠加,它是 “业务管理 + 行政管理 + 后勤管理 + 资源管理 + 文化管理” 五大核心维度的有机配合、深度融合的协同联动。
这可是一个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和整体性工程。首先,业务管理是中心,因为它直接面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是医院创造核心价值的关键。其次,行政管理是保障,它通过制定制度规范、提供决策支持、优化流程以及做好内部协调,确保医院高效运行。后勤管理是支撑,基础设施维护、物资供应、环境安全保障、设备运维等都离不开它,为医院一切活动提供基础条件。资源管理是核心,这里面可不只包括财务资源,还涵盖了人力、物资、信息、空间等所有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最后,医院文化管理是灵魂,它承载着医院的价值理念、服务宗旨和职业精神,能凝聚员工共识、提升服务温度,让医院运营更有凝聚力和生命力。
“大运营管理” 的精髓在于,通过强有力的资源管理进行配置与优化,借助高效的行政管理做好决策与协调,依靠可靠的后勤管理提供保障与服务,依托深厚的医院文化管理凝聚人心与共识,从而为直接创造价值的核心业务活动,提供全方位、无缝隙的坚实支撑。它的最终目标很明确,就是用尽可能合理的资源消耗,凭借坚实有力的行政后勤保障、凝心聚力的医院文化体系,支撑业务活动实现价值最大化,进而驱动医院整体走上良性、健康、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所以,医院在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时,千万不能把运营管理狭隘地理解成只是财务部门主导的“业财融合”。在扎扎实实抓好 “小运营”,也就是业财融合这个基础的前提下,医院管理者必须树立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全力构建并优化涵盖业务、行政、后勤、资源、文化五大维度的 “大运营管理” 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释放小运营管理的强大动能,才能打牢大运营管理的根基,帮助医院应对各种挑战,抓住发展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
如果大家在医院运营管理,尤其是构建“大运营管理” 体系过程中遇到问题,不妨找医改界帮忙解决,医改界在医院管理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专业的能力,帮助许多医院构建了运营管理体系,能为大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