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司长丁一磊说,国家集采走过的5个年头已经证明药品质量值得信任。并说只有有少数群众本着“一分价钱一分货”的朴素观点,担心降价后的药品质量。




话音没落,有人提出异议。而且,对此提出异议的可不是一般群众,而是20名医疗界的政协委员。


2025年上海两会期间,来自医疗界的政协委员们基于临床实践,坦言某些集采药药效不稳定,呼吁给原研药留出通道。


上述观点可见于20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关于在药品集采背景下如何能够用到疗效好的药物的提案》。其中提到,“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某些集采药的药效不稳定,特别是在高血压、糖尿病药物,内镜检查肠道准备的泻药、麻醉药等,在临床使用中经常有反映药效不佳的情况,有些往往加大药量也不起效,面对如此情况医生很无奈,因为没有选择权,向上反映也没渠道。”

该提案的主笔人、上海政协委员、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接受财新采访时,用“麻药不睡、血压不降、泻药不泻”来形容此现象。


郑民华介绍,自己的父亲长期高血压,以前一直使用原研药,但最近社区医院给他换了一个药,“给我打电话,血压一下子到180,他要我到医院帮他开以前的药。”他自己也长期服用高血压药物络活喜,但换了国产药后一粒降不下来血压,需要两粒,“但它说明书就是一粒。”络活喜通用名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辉瑞开发的降压药。


在临床实践中,郑民华关注到更多类似的情况。他是外科的主刀医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药物,以及外科需要的抗生素、麻醉药、泻药都存在药效不稳定的情况。“我是外科医生,过去用合资或者进口的麻药,算得准时间的,现在就算不准。”他说,“麻药不睡的,本来用一支,现在用三四支才能睡着。”


小编作为医疗界的非委员代表,也是丁司长眼里的少数群众之一,基于朴素的便宜没好货一分价钱一分货的理念问几个问题


一,三分钱一片的阿斯匹林,企业能否盈利保证不关门?


二,中标的集采廉价仿制药,作为购买部门,有没有让第三方再检验一下效果。


三,对于原研药,能不能留下部分,让少数群众有个选择。


四,卖低价仿制药的企业有没有动力和能力投入研发?


五,价格虚高,之前有不少出在采购上,刚刚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主任、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市医保局医药采购中心主任高雪被调查。如何避免腐败?


六,这20名委员说的麻药不麻问题,如何调查,何时回答少部分群众的顾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