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十批集采结果的公布,并未激起欢呼声,似乎更多的是集体恐慌。3分钱的阿司匹林、1毛6的氯化钠……

医保局说了明年4月,大家就可以用上这批平价药品了……第一次让我意识到,自己的命也略「平价」了点。


原研药退出了医保体系,还包括一些治疗方法和进口的医疗器械,比如心脏支架、人工耳蜗。


5万元的人工耳蜗确实比60万更有性价比,但谁会为了省钱而在身体里装上这些东西,难道想着以后有钱了再开刀换个好的??


这些现实,唤醒了人们对高端医疗的关注。高端医疗的「高端」不再只是个虚无的标签,而是变得更具象化。好的药品、先进的技术、一流的医疗器械——一切都围绕着最佳的治疗方案,不再受控费和集采的限制。


在这里,我要第N次提醒大家:购买医疗险时,不要被表面标签所迷惑。同样叫「中端医疗」,有些产品实际上和百万医疗险差不多;而在「高端医疗」中,也有一些产品可能撑不起这个标签。



高端医疗,究竟高在哪里?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判断:



1、保障范围广泛覆盖


真正经典的高端医疗产品,可以突破公立医疗体系的限制(包括特需国际部),覆盖私立医院,甚至扩展到境外医疗服务,如港澳台、亚洲(特别是日本)以及全球顶尖医疗机构(包括美国)。



关键是高端医疗能做到「全病种」覆盖。毕竟,有些中端医疗也可以扩展海外,但会有病种限制的。


医疗机构是一切的前提。只有突破公立普通部,甚至彻底突破公立体系,才能真正谈及更高的医疗技术和资源。


特别是DRG的背景下,想想700块的心脏冠状动脉支架(原来1万多),5000块的膝关节(原来3万多),突然觉得,住院环境舒不舒服,都算不上痛点了。


所以,高端医疗并不是靠「高保额」来体现「高端」。1000万的保额也好,800万的保额也罢,更多是为了匹配医疗机构扩展后,整体费用水平的提高。


真正的高端医疗,始终是围绕医疗机构和资源展开,而不是只看数字上的高保额。




2、直付是标配


能够称得上真正「宽网络」的高端医疗,可以覆盖所有公立和私立医院。


可以做到网络内医院直付直赔,看完病签字走人,保司和医院结算;网络外医院事后报销。




3、外购药没有限制


高端医疗在外购药这部分责任描述得很简单,是因为高端医疗会覆盖所有合理、合法外购药,没有清单,没有种类、品牌的限制。


DRG模式下,外购药责任太重要了。




有句话说得好,「正确和精确有时是相互对立的。」买保险不能听一些看似正确又空洞的废话就直接做决策,用具体的信息和数据去验证更靠谱吧。


所以,看看具体的产品,以MSH精选2024和友邦传世无忧2024,仅住院计划做个对比👇


详细对比,看表就好,标注几个重点。

1、MSH精选外购药无清单、无病种限制,友邦传世无忧条款中只明确出了恶性肿瘤院外靶向药和院外CAR-T药品。

友邦传世无忧2024条款👆


<悄悄告诉你,MSH欣享人生(中端医疗)外购药也是无清单、无病种限制。>


挺难想象,买了高端医疗,普通疾病住院是用不上外购药责任,必须要买肿瘤药品才行。


2、MSH医疗网络之强大,至今已覆盖大中华80个城市超过2787家医院和诊所。


友邦的高端医疗采用自建网络,国内的直付医疗网络,覆盖68个城市共1115家医院和诊所。


在国外,MSH自1974年开始建立直付网络,医疗网络覆盖全球6大洲150个国家1,300,000家医院及诊所。


友邦的直付网络,覆盖18个国家。


3、7岁以下小朋友,两款产品都不能单买,必须「大人+孩子」一起买。


MSH精选,可以大人和孩子选不同计划,比如大人选仅住院+高免赔额,孩子选住院+门诊,兼顾性价比和实用性。


友邦需要大人和孩子选相同计划,不过优势在于7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单独买。



想看具体产品对比、医院列表和保费测算,可以微信上找我。


这一篇很想说,如果你买了中高端医疗,需要考虑一个关键问题:即使你去的是特需/国际部,这仍然属于公立医疗体系,仍会受到DRG政策的限制。


如果院外药责任不给力,许多院外自费药品还是要自己承担,可能会带来不小的开销。当然,如果保司可以通融赔付,产品就不存在一丁点硬伤;如果可以全球就医,更不用担心DRG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