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以下简称“国家前置软件”)部署在医疗机构,是我国传染病监测预警模式从“被动报告”转向“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实现疫情智能感知的创新举措。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卫生信息首席专家马家奇看来,国家前置软件与医疗机构的关系,不仅仅是“把软件部署下去、把数据采集上来”,而是将国家前置软件作为“纽带”,实现传染病监测预警从“垂直条线”走向“医防协同”,让临床医生成为公共卫生更加紧密的“战友”,更强调协同作战与相互赋能。

为医疗机构赋能

将目标设定于“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预警的整体能力提升与治理方式变革”,国家前置软件将从多方面赋能医疗机构。
首先,实现确诊病例的智能“快速上报”。
国家前置软件内置了能够从原始EMR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转化为结构化数据的工具。一旦临床医生做出传染病诊断,国家前置软件即自动对该病例数据进行后结构化提取,生成报告卡信息,并智能触发“患者信息补全”功能,由防保科医生审核确认后,即可迅速上报。
这意味着,国家前置软件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临床医生对传染病实现“无感上报”,除非报告卡所需的部分信息存在缺项。常见如患者的“现住址”,医院系统留存的多为患者身份证住址信息,而非发病时住址信息。此时医院HIS系统通过调用国家前置软件API接口,触发医生工作站系统悬浮窗口,提醒临床医生补全必填缺失信息。
相比传统报送方式,国家前置软件的上报效率和数据准确性将有明显提升。更重要的是,以往依赖人工上报带来的各种问题也迎刃而解:只要临床医生下达传染病诊断,就会自动触发系统识别流程。“因此,我们强化的不是临床医生的报卡‘上报动作’,而是驱动传染病诊断病例的自动‘报告流程管理’。”马家奇说。
其次,对待确诊病例进行“闭环监测”。
传染病病例的确诊,需要临床医生结合患者多源检查检验结果进行判断。然而,某些检验检查结果的出具时间长,在结果未出之前,医生无法下达明确诊断;结果出来后,医生可能已经下门诊。这部分病例,给传染病监测带来了漏报风险。
为此,国家前置软件设置了“待确诊”标签功能,提醒医生对检出病原阳性病例进一步做出明确诊断。同时,国家前置软件重点关注门急诊病历、检验检查结果、用药信息(如“两抗一退”药品,以及明确用于艾滋、结核、丙型肝炎等传染病治疗的特殊用药)等数据,能够实时监测与识别关键信息,并与患者数据进行匹配。一旦发生“待确诊”病例的病原检测呈“阳性”、处方出现特殊用药等情况,将智能触发“病例追踪复诊提醒”功能,提醒临床医生及时做出诊断,从而极大地提升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监测闭环管理能力。
第三,排查患者风险,开展全病程管理。
当已确诊或高风险的传染病患者到医疗机构就诊时,国家前置软件将通过深度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和动态风险评估规则库,进行智能风险识别,触发预警机制,提醒医疗机构启动传染病排查工作流程。
国家前置软件还将帮助临床医生识别异常病例的传染病风险程度。“但我们的思路不是帮助医生做传染病的辅助诊断,而是强化实时风险评估与提示,针对传染病排查、诊治的主导权始终由临床医生掌握。”马家奇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卫生信息首席专家马家奇
在设计数据架构时,国家前置软件不是以患者病次记录进行管理,而是将患者每次诊疗信息与患者为核心进行归一化处理,形成连续记录,归集到患者的个人电子疾病档案(EDR)数据库中,便于全国范围内医疗机构对重大传染病患者全病程的监测、治疗、随访、转归、评估等工作。同时,国家前置软件可实现监测数据“一数一源、一源多用”的目标,自动获取发热门诊人次、ICU人次等相关报送数据,极大减轻医疗机构人工填报工作负担。
医疗卫生机构试点成效初现
从2024年3月开始,三个省市(天津、安徽、湖北)分别选择3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国家前置软件集成部署应用试点。这9家试点医疗卫生机构涵盖了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传染病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作为国家首批试点省市,据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情报所所长刘军介绍,天津的3家试点医疗机构已全部按要求完成与传染病监测相关20个数据表单及30多个值域代码对照,实现标准化数据采集;通过医院信息系统与国家前置软件对接,实现传染病相关数据的自动化采集。“经过四个多月的业务实战磨合,试点医院均进入平稳运行阶段,在真实业务场景中实现智能化工作与数据流程闭环,包括:传染病报告卡的自动生成与审核、待确诊患者报告提醒、传染病高风险患者提示等功能。”
试点医疗机构之一、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公共卫生处处长刘蕾认为,国家前置软件的部署应用,帮助医院公共卫生处突破了以往最影响上报效率的两个难点:一是传染病报告卡信息的复制粘贴,二是联系临床医生沟通未确诊病例信息,从而将工作人员从琐碎事务中解放出来,能将精力更多用于诊断传染病信息的审核,进一步提高上报质量。
“在赋能基层、减少漏诊漏报方面,国家前置软件的表现非常突出。”马家奇介绍,国家前置软件的智能化功能,能帮助基层医生有效识别和排除乙肝等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和多次复诊病例。3家基层医疗机构的试点数据显示:与人工网络直报相比,国家前置软件将其传染病报告率平均提高了10.7%,其中一家的报告率提升了19.1%。
“从试点情况来看,国家前置软件安装部署的工作量相对不大,最关键的工作重点环节是医疗机构需要完成20张传染病监测基本数据集表单的数据映射。”马家奇介绍,电子病历数据的标准化、结构化程度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的规范程度、数据质量高,大约一周时间就能完成对接;如果医院同时建设了临床数据中心(CDR)或一体化数据集成平台,其数据映射将更为方便;但如果医院数据质量不高、管理不规范,要重新组织这些信息,部署周期就会比较长,“特别是有的医院甚至每个科室都自建独立系统,这就会比较麻烦”。
前期开展的系统集成、测试和试点应用工作,对国家前置软件在部署和实施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全面集成部署国家前置软件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建立标准化的实施工作规范。
各省进入全面推广部署阶段
据马家奇介绍,国家疾控局和中国疾控中心总结试点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分为南北两个片区组织了两场师资培训。当前,国家前置软件进入全面部署阶段,各省正按计划进度稳步推进。
“我们在试点过程中,发现了医疗机构在软件部署和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马家奇介绍,主要措施包括:
第一,技术引领,压实责任。
要求各省统筹区域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以部署应用国家前置软件为抓手,以政务外网/VPN网络为依托,压实和强化医疗机构履行传染病早期监测预警公共卫生职责。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前置软件的服务器软硬件环境配置要求也已明确,包括需采用信创服务器、国产操作系统、国产开源数据库,采用国密算法的单位数字证书,按需配套密码产品与服务,对接20个数据接口等。这也是以业务系统部署为契机,落实自主可控要求的创新实践。
第二,业务驱动,一数一源。
将统筹制订完善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规范,明确医院感控科、防保科等公共卫生科室的常态化传染病监测协同工作任务,制订培训计划,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业务技术培训,确保监测工作正常运行和监测数据与国家、省统筹区域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
第三,行政监管,考核督导。
要求省统筹组织辖区开展国家前置软件的集成部署工作,统一编制集成部署实施方案,摸清辖区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底数,分类施策,并纳入地方工作考核。
后续,国家疾控局和中国疾控中心还将围绕国家前置软件的数据准确性、预警准确性、预警时效性、用户满意度等几个方面,动态评估实施效果,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改进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源拓展、模型算法优化、预警流程优化、用户体验改进、监测预警指标可视化等。
“按照工作计划,2024年底要实现国家前置软件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30%以上的部署应用覆盖,2025年要实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部署应用全覆盖。”马家奇表示,国家前置软件的覆盖面或许还将进一步延伸至范围更广阔、数量更庞大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家前置软件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部署应用的全面覆盖。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