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去年3月至5月,湖南省湘潭市依托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先后从市内二、三级公立医院选派了22名第一书记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驻点工作。(《健康报》,7月24日)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办得好不好,与机构领导班子、业务骨干有很大关系。据调查了解,凡业务量少、人气不足的基层普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是机构领导业务水平一般,业务技术不突出,难以吸引人、难以服人、难以管理人。


二是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牵头人,目光短浅,思路不开阔,没有优秀的管理经验、管理思维,工作流程、模式、方式单一。


三是不善于与外界沟通交流,与大中型医院联系、协作少,不利于分级诊疗,不利于疑难杂症的及时会诊、转诊。


四是由于自身业务能力因素,无法以身作则,在基层专科建设上谋发展、求突破。


殊不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是支撑基层业务发展的“领头羊”,这一角色非常重要,业务精不精、称职不称职、履职不履职、管理规范不规范,事关基层的人气、吸引力、影响力,事关基层的生存与发展,事关地方政府及卫生健康部门的社会形象,事关能否缓解基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现象。


针对这一现状,不少地方相继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选派“业务院长”,湖南省湘潭市又为基层选派第一书记。其特别之处在于:


一是联合管理。湘潭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和市医保局印发工作方案,明确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第一书记要在派出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打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示范点。


二是优中选优。全部从市内二、三级公立医院选派,选派人员均为4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原则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者,派驻服务时间为2年。


三是专项资金。湘潭市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中按照每个项目点100万元的标准设立专项资金,确保第一书记带动基层发展取得实效。


四是任务清单。湘潭市卫生健康委结合群众需求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印发《驻基层医疗机构第一书记项目任务清单》,提出卒中防治站建设、胸痛救治单元建设、信息化能力提升等13项建设任务,每项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定期跟踪项目进度并开展绩效评价。


五是待遇保障。落实住宿、伙食、交通补助和乡镇工作补贴,提高绩效系数,确保第一书记待遇不低于原所在科室副主任待遇。在同等条件下,第一书记优先提拔使用、评先评优。


就拿第一书记杨梨来说,她是湘潭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去年3月,杨梨被派驻到五里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任第一书记兼业务副院长。从那以后,她便全力推动这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在第一书记的助力下,该中心的影响力明显提升,2023年的门诊量同比增长79%。


一是组织开展了多场主题党日活动和义诊活动,在党建与业务的融合中密切党群联系、深化党员教育。


二是积极开展呼吸设备使用和危重症患者救治处置能力提升等培训。


三是带领中心医务人员开展了胸腔穿刺、一次性支气管镜使用等多项诊疗项目。


四是率先完成湘潭首家基层卒中防治站建设。其他建设任务也在同步推进中。


第一书记到基层,实现了人员资源同下沉、技术质量双提升。运行实践证明,这是一项深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基层居民欢迎的成功做法。主要体现在:


管理上规范了。让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


能力上提升了。可有效补短板提能力,精准传帮带教,人才实现从“外部输血”到“内部造血”,通过一人带一科、一科带一院,为基层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骨干队伍。诊断检查和手术水平明显提升,实现了小病不出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留在基层的目标;


专科上发展了。以特色促发展,“从无到有”在基层建起小专科,通过特色专科的辐射作用,众多患者前来就诊,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业务能力明显提升。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如何更好地加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盘活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如何更好地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管理,切实解决卫生管理人才匮乏问题,从大中型医院选派第一书记、业务院长模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且要长期坚持的好做法,当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另外,应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才、卫技人员规范化培训规章制度,定期让基层负责人、卫技人员到大中型医院“挂职”、进修培训,实施岗位互换,从而为基层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的卫生管理及卫生专业人才队伍,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同质化、公共卫生均等化”的战略目标。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